...神经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思想萌芽阶段(公元前3,000年~19世纪)在古代书籍和医学书中(包括我国和黄帝内经)很早就记载了有关一些高级心理机能和脑的关系或在脑中定位的论述。西方一些学者如希波克拉底、阿里斯多德和盖伦(...
...疗效鉴定标准与国际医学接轨,将是21世纪发展中医事业的艰巨任务。 近年来,我们利用经气测平仪,对受阻经络进行疏导,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更进一步感觉到经络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经络不仅有输送人体所需能量的作用,而且有传递人体...
...清代临证各科都取得许多新成就,同时也涌现了众多古医籍注释本和医学全书、类书、丛书的编纂出版;启蒙医书以及入门方书的编著、出版,继明代之后空前繁荣,成为清代医学发展的一大特点。我国第一本医学杂志《吴医汇讲》的出现标志着医学学术讨论开始有了...
...,中国原始社会的自然宗教逐渐向人为宗教(即神学宗教)的过渡,大致在殷周时代,殷人崇尚鬼神,如占卜,留下了大量的殷墟卜辞。周代的鬼神崇拜,在《周礼·大宗伯》记:“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之礼”,其天神有昊天上帝,日月星辰,风师,雨师...
...马尾千余草混淆品(2)——小马尾杉(Xiaomaweisha)[来源]石杉科(Huperziaceae)马尾杉属植物 Phlegmariurus sp.的干燥全株。[性状]茎4~6回二叉分枝。枝连叶呈绳索形,直径1~2mm长约15cm,逆...
...检查和观察来判断疾病的吉凶。如《周记》记载以五音(角、徵、宫、商、羽五个音阶)、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色(青、紫、蓝、白、黑)来判断疾病的吉凶。这是运用中医五音、五声和五色配肝、心、脾、肺、肾五脏的学说,通过声音和面色观察来推测五脏...
...开始注重了,在中西医结合界注意的似乎更多一些,从近几年的成果看,已比较明显。例如血脂康(红粬制剂)的系列研究,很有示范作用。很值得我们骄傲的是,围绕血脂康开展了迄今国内最大规模的循证医学临床研究“血脂康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CSPS),历时7...
...李东垣(1180~1251年),名杲,字明之。金元间真定(今河北省保定市)人。倡导:“人以胃气为本”。善温补脾胃之法,后称之为“补土派”。为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 李杲幼年就喜爱医学,曾捐款千金而跟随易州张元素学医,学了没有几年,就掌握了...
...山楂(Guangshanzha)[来源]蔷薇科(Rosaceae)植物台湾林檎M.doumeri(Bois.)Chev.或光萼林檎M.leioca-lyca S. Z. Huang的干燥成熟果实。[性状]类圆形片,直径15~42mm,厚3...
...金耳环混淆品(2)——土细辛属植物 Asarum sP.的干燥全草。[性状]与金耳环和山慈菇相似。本品与金耳环的主要区别在于叶片不呈三角形或三角状犁头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短柔毛;与山慈菇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品的叶片呈长卵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