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灵枢》第十六篇_【黄帝内经】

...黄帝曰: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中臂,注小指,...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97.html

卷第十三(别录之三)_《开元释教

...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右出长阿含经第十七卷。与第三分沙门果经同本异译。 上八经十二卷同帙。 起世经十卷(一帙)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出经题上第五译) 起世因本经十卷(恐滥本题下别云起世因本经一帙) 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出内典第六译拾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289.html

五十周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按:此篇自“黄帝曰:余闻五十”至末,见《灵枢》卷四第十五《五十篇》,又见《甲乙经》卷一第九《气息周身五十四时日分漏刻篇》。黄帝曰:余愿闻五十。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此据大率言耳,其实弱三十六分。平按:《甲乙》无“...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3-3.html

卫气血辨证气分证_中医辩证卫气血_【中医宝典】

...气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内入脏腑,为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炽盛的里热证。其病变范围较广泛,凡温邪不在卫分,又未传人(血)分,皆属于气分范围。本证的主要证候特点是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温热人气分的途径,大致有两方面:一是从卫分传来;二是温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17.html

卫气血辨证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卫气血辨证,是清代医学家叶天士首创的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四时温热邪气侵袭人体,会造成卫气血生理功能的失常,破坏了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导致温热病的发生。此种辨证方法是在伤寒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弥补了六经辨证的不足,...

http://qihuangzhishu.com/92/79.htm

输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即经脉和俞穴。经脉为营运气血的管道,故称为。《灵枢·禁服》:“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通其输,乃可传于大数。”...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071.htm

有典谟,有诰。有誓命,书之奥。_【三字经】

...【译文】 《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启示】 《书经》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在国家的...

http://wenxue360.com/sanzijing/44.html

序_《魏郑公谏

...盖闻主圣于上,臣忠于下,非圣无以纳忠,非忠无以感圣。逖观载,罔弗由兹。太子太师郑国文贞魏公,运属昌期,时逢驭后,乃神乃武,亟虚襟以待谏,将之明之,遂竭诚而荐谠。事有必犯,知无不为,故能契叶云龙,义均鱼水,成百代之模楷,固一时之准的。茂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291.html

卫气血辨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辨证方法之一。用于温病辨证,清代叶天士所创。即以外感温病由浅入深或由轻而重的病理过程分为卫分、气分、分、血分四个阶段,各有其相应的证候特点。病变按卫、气、、血逐步发展至分血分者为逆传。其中两分的证候同时出现者称同病。卫...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509.htm

气不从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血脉里面的气运行阻碍,出现痈肿的病理。《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气是流行于经脉里面的,如果因邪气的侵攻,或长期恣食膏梁厚味,热毒内阻,气的运行就不能顺畅,瘀阻于肌肉里面,血郁热聚,久则化腹,便形成...

http://qihuangzhishu.com/109/967.htm

共找到172,30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