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以降医书、医案、方书中法的位置与应用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有学的一部分专篇专题等,某些专科书亦有这种情况,如元·齐德之的《外科精义》就有专篇的著作,它与一般书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更重视有关外科问题而已。明后叶王肯堂著《证治准绳》徵引极广,自河闻、洁古、东垣以下,所论病证治法,极少联系脉象,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5.html

四时病五行相克歌_《诀乳海》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严冬得四季.戊己辰戌还是厄.冬旺水.其沉实.土旺四季.其缓大.冬得四季之.土来克水.况戊己辰戌皆土旺日.故知必死.秋得夏亦同前.为缘丙丁相形克.秋旺金.其涩短.夏旺火.其洪大.秋得夏.火来克金.况丙丁巳午.皆火旺日.故知必死...

http://qihuangzhishu.com/928/66.htm

法_《幼幼新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保生论》∶小儿三岁以后或五百七十六日外,皆可两手,一指定三关。歌曰∶小儿有病须凭,一指三关定其息,浮洪风盛数因惊,虚冷沉迟实有积。浮为风。(秋得浮曰平和。)浮者,轻手来大,重手来细弱如按葱叶之状故曰浮。主小儿中风,伤风咳嗽,嚏喷,烦躁壮...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ouxinshu/343-3-13.html

从《脉经》起在病机方面的缺憾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后世法是起源于《脉经》的,由于《脉经》是以为主列出病证使法自成一个系列,在学上固然做出成绩,但它的这种形式决定了法自成一个系列,证关系变成简单的对应,它不是证合参综合分析病的机理而是在上对号入座,削减了在辨证中的作用。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6.html

法_《景岳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小儿形体既具,经脉已全,所以初脱胞胎,便有脉息可辩,故通评虚实论曰∶乳子病热,悬小者,手足温则生,寒则死。乳子病风热,喘鸣肩息者,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此轩岐之小儿,未尝不重在,亦未尝不兼证为言也。自《水镜诀》及《全幼心鉴》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yuequanshu/124-54-6.html

_《家正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太阳多血。坐而伏者,短气也。行迟者,痹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持时,其人欠者,无病也。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吐沫。掌中寒,腹中寒。掌中热,气不足,虚火盛。时病患叉手摸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zhengyan/801-4-37.html

王叔,对进行系统总结的古代医学家_【中医宝典】

...手段之一,也是现在中医临床医生常用的诊断方法。王叔和就是对进行系统总结的古代医学家。 王叔和,名熙。西晋高平(今山西高平)人。约生活于公元三世纪,其生卒年代无确切考证。他出身于达官贵族家庭,宗族中数代是权势显赫的贵族,亦有名震当时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52.html

_《内经知要》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要精微论》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有过之(人身营卫之气,昼则行于阳分,夜则行于阴分,至平旦皆会于寸口,故诊脉当以平旦为常也。阴气正平而未动,阳气将盛而未散,饮食未进。虚实...

http://qihuangzhishu.com/747/8.htm

法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凡小儿,既其言语不通,尤当以为主,参以形色声音,则万无一失矣。然小儿,非比大人多端,但察其强、弱、缓、急,是即肯綮。盖强弱可以见虚实,缓急可以见邪正。四者既明,无论诸证,随病合,左右逢源,所遇皆道矣。(张景岳)小儿一岁后,可用一...

http://qihuangzhishu.com/472/555.htm

先兆——相学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相为人体重要全息收发站,但相非应独取寸口一处。事实上,寸口相虽然方便,但距相应内脏甚远,因此不如距脏腑较近的九候脉相反映性更为灵敏和直接……第一节 先兆的理论基础中医起源甚早,远在二千多年前先秦时期,学就已开始发展,《黄帝...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6-15.html

共找到151,8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