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经》与《脉法赞》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脉经》成书于西晋,辑录了许多脉学著述,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四时经》、《脉法赞》就是其中的两篇,虽其著者已不可考,但能留传至今,则成为早期脉学的珍贵文献。 《四时经》 该篇收录在《脉经·卷一》之中,与《内经》、《难经》及王叔和自己的撰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9.html

通阳逐瘀 化气利水前列腺增生--袁长津谈常见病防治经验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合并局部感染而使病情急重。本病属于中医学“癃闭”的范畴,或称为“精癃”。 方药 中医学对本病发病机理的认识,主要着眼于老年肾气亏虚,三焦气化失司。临床辨证可分为肾阳虚衰、肾阴亏耗、肺热气壅、脾虚气陷、湿热蕴结、下焦血瘀等证型,分别予以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788.html

孩子咳嗽不要总当感冒_儿科呼吸系统疾病_【中医宝典】

...晚上睡觉前咳一阵,半夜醒来咳一阵,早上醒来咳一阵,有的儿童一连咳上3个月; ·过敏性咳嗽的孩子喜欢揉眼睛和鼻子,爱抓头皮,睡觉时爱出汗、不安分,喜欢蜷曲着睡。 治疗误区: 孩子出现过敏性咳嗽时,父母的第一反应往往还是“孩子又感冒了”,并把它...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1979.html

夏暑感冒中医有方_【中医宝典】

...中医认识疾病的优势之一是强调“天人合一”。夏暑季节,暑热既盛又雨水偏多,暑热多夹湿伤人,所以,感冒患者常出现暑湿证。这与一般的风热感冒的症状、治法、方药都有区别,乱吃退烧药没有好效果。 根据暑夹湿的多少,中医将夏暑感冒细分为暑热感冒和暑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43.html

准确方证 活用经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不拘病名,见病知源,方证对应。 中医并非慢郎中,准方证,疗效很快。如一例消渴患者:王某某,女,70岁,2010年3月23日初诊。严重口干渴半月余,半月前感冒后,每天晨起即感口渴,上午重,下午轻,自诉有一种从心窝处向上干渴的感觉,每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377.html

小议“截喘”说喘_《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定喘汤化裁,益入生石膏,鱼腥草等味,即能控制发作。然易于感冒,凡感冒数日不愈,即见汗出而痰喘复作。余即以姜老师原方加鱼腥革、竹沥之,可获复杯即安之效。几次复发经用此方治愈后,竟不再发。第二例 系一少年,在读初中。四、五年前发哮喘,...

http://zhongyibaodian.com/zoumengchengsanshinianlinzhengjingyanji/1044-8-23.html

四时之刺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变。鼽音求。)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口,冬取经输,(《灵枢·寒热病篇》。春夏之取,与前四时气篇、水热穴论皆同。秋取气口者,手太阴肺脉应秋金也。冬取经输者,经穴通藏气,藏主冬也。)凡此四时,各以时为齐。(齐义见下文。)络脉皮肤,分腠...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25-2.html

表论_《儿科醒》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恶寒.或咳嗽干呕.脉浮而数.或紧.此四时感冒是也.治法不可大发散.微表之即已如易简参苏饮.惺惺散之类主之.大抵近日人情.爱护小儿者众.富贵之家.重衣浓褥.贫贱之子亦皆衣絮.以致汗液不断.腠理疏泄.偶触微风.即成感冒.是以迩来小儿.冬月感寒...

http://qihuangzhishu.com/893/7.htm

表论_《儿科醒》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恶寒.或咳嗽干呕.脉浮而数.或紧.此四时感冒是也.治法不可大发散.微表之即已如易简参苏饮.惺惺散之类主之.大抵近日人情.爱护小儿者众.富贵之家.重衣浓褥.贫贱之子亦皆衣絮.以致汗液不断.腠理疏泄.偶触微风.即成感冒.是以迩来小儿.冬月感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xing/893-9-0.html

治疗感冒小验方数则_【中医宝典】

...锅内放两杯凉水烧开。放入黄花,加入冰糖,趁热把黄花带汤一同服下,蒙被入睡。 四、鲜姜25克,去皮,切碎,同可口可乐煮开,趁热喝下(此方还可小孩恶心、呕吐、厌食、偏食症)。 五、牙膏疗法:适用于轻型感冒,在头部两侧的太阳穴,额前正中的天庭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767.html

共找到192,3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