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风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太阳中风指太阳经感受风邪,是太阳表证的一个证型。 【太阳中风】 指太阳经感受风邪,是太阳表证的一个证型,主要症状有头项强痛、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等,属表虚证。指真中风的一型。即中风病有寒热的证候中表现无汗恶寒,或有汗恶风的称为“太阳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19.html

太阳坏病入阳明去路_《伤寒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甘草炙,二两 石膏碎,绵裹,半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汗后作喘证四 太阳五十九【75】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推原上章喘字之。汗出亡津液,燥渴饮水,饮水太多,而汗后阳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xuanjie/1293-11-3.html

天子之第二_《司马法》

...天子之,必纯取法天地,而观于先圣。士庶之,必奉于父母,而正于君长。故虽有明君,士不先教,不可用也。古之教民,必立贵贱之伦经,使不相陵。德不相逾,材技不相掩,勇力不相犯,故力同而意和也。 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故德不相逾。上...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350.html

太阳温病麻杏甘石汤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至于温病,在上古时,原与中风、伤寒统名之为伤寒,是以秦越人《难经》有伤寒有五之说。至仲景着《伤寒论》,知温病初得之治法,原与中风、伤寒皆不同,故于太阳篇首即明分为三项,而于温病复详细论之,此仲景之医学,较上古有进步之处也。 《伤寒论》原文...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274.html

陆懋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不谢方》、《伤寒论阳明病释》、《内经运气病释》、《内经运气表》、《内经难字音》。且重订及校正《傅青主女科》、《广温热论》、《理虚元鉴》、《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合为《世补斋医书续集》。...

http://qihuangzhishu.com/191/582.htm

太阳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太阳即“颞颥”穴位名。 【太阳】 即“颞颥”穴位名,部位在眉棱骨梢和外眼角中点向约一横指处。系经外奇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183.html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译文

...太阳病的基本症候特征,是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畏风,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太阳病,已经发热,或者还未发热,畏冷,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身体疼痛,呕逆,无汗,寸关尺三部脉象均浮紧的,就...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325.html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译文

...太阳病的基本症候特征,是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畏风,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太阳病,已经发热,或者还未发热,畏冷,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身体疼痛,呕逆,无汗,寸关尺三部脉象均浮紧的,就...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2325.html

太阳膀胱经病证_【中医宝典】

...本证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及相关脏腑膀胱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恶寒,发热,鼻塞,鼻衄,头痛,目痛,项背、腰、臀部及下肢后侧疼痛,足小趾麻木不用,少腹胀满,小便不利,遗尿。 病机分析: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外邪侵袭,本经受邪,则恶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46.html

医古文中常见偏复词集粹_【中医宝典】

...□ 沐峰 安徽省明光市中医院 医古文是研究我国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医古文中存在相当数量的偏复词,正确理解偏复词,对学好中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利害 偏于“害”,意为“危害”。语出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丹溪翁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986.html

共找到50,9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