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著作。又名《灵枢注证发微》。九卷。明·马莳注。刊于1580年。本书是最早的《灵枢》全注本。书中《灵枢》原文悉依南宋·史崧传本,共八十一篇。但卷数则恢复《灵枢经》旧制,即则史崧的二十四卷,重新合为九卷。内容则根据《素问注证发微》的体例,...
...肌腱,用力拉捏,然后放开,使其弹回,如拉放弓弦状。适用于颈项、肩背部。可舒筋活络、畅通气血。常用于风湿痹痛等症。惮(dàn,音旦)散涣散、耗散。《灵枢·本神》:“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淡味薄。药理性味之一。亦指淡味药物。《素问·至真要大论》...
...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 黄帝曰:以针应九之数...
...平按:此篇自注文“不足二节,故得怀子也”以上,残脱不完,篇目亦不可考,故自“黄帝问于伯高曰”至“以抱人形”,谨从《灵枢》卷十第七十一《邪客篇》补入。自“天有阴阳”以下,至“天地相应者”,见《灵枢·邪客篇》。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
...注引皆同,是明时经文尚不误。颈肿。《脉经》“颈”作“ ”。案∶《素·至真要大论》少阴在泉,民病齿痛 肿。新校正引《甲乙经》亦作“ ”。盖目下曰 ,本经脉挟鼻孔,正当目下,故有 肿一症。若缺盆上颈之次,脉已伏行,不得复有肿症。起于鼻之交 中。...
...精神情志养生的论述非常丰富,主要见于《素问》的《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阴阳应象大论》、《举痛论》,《灵枢》的《本神》、《本脏》、《天年》等篇。实践证明,通过调节精神情志进行神志方面的养生,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防治多种...
...指眼。五脏六腑的精气汇集于眼,故名。《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参目条。...
...①生理学名词,指心、肺之气。《灵枢·大惑论》:“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②病证名,即肺气上逆。《灵枢·本脏》:“肺高,则上气,肩息咳。”《素问·调经论》:“气有余则喘咳上气。”多由外感六淫,痰气凝结,肺道壅塞所致。《诸病源...
...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 雷公曰:请受道讽诵用解。帝曰:子不闻阴阳传乎?曰:不知。曰:夫三阳天为业。上下无常,合而病至,偏害阴阳。 雷公曰:...
...节骨者,从颈骨数下第七节也”,“与心窝相对。”治腹泻,痢疾,伤寒后骨节痛等症。七节①推拿穴位名。见七节骨条。②人体部位名。指第七胸椎。《素问·刺禁论》:“七节之傍,中有小心”。《类经·针灸类》:“人之脊骨共二十一节,自上而下当十四节之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