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 【释名】水母(《拾遗》)、樗蒲鱼(《拾遗》)、石镜。 时珍曰︰,作、宅二音。南人讹为海折,或作蜡、者,并非。刘恂云︰闽人曰,广人曰水母。《异苑》名石镜也。 【集解】藏器曰︰虾动 时珍曰︰水母形浑然凝结,其色红紫,无口眼腹。...
...目录 《直指》黄连滴眼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直指》:黄连滴眼方【处方】鹰爪黄连(净)2钱,干艾叶少许,真杏仁1个(去皮)。【制法】上为末,新汲水浸1日夜,滤清汁。【功能主治】热眼赤肿疼痛。【用法用量】仰卧,以帛蘸,滴入眼中,鼻内...
...方法一 穴位:涌泉(双) 操作方法:将吴茱萸12克研细末,用醋调匀,敷两足涌泉穴,用纱布包扎固定。本法适宜于阴虚发热心烦的小儿夜啼。 方法二 穴位:涌泉(双) 操作方法;取铝粉、朱砂各10克,用蛋清凋匀成糊状,敷于两足心涌泉穴。本方适用于...
...论曰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血气与脉,并上属于脑,今风入系头,则血脉凝泣,不能上注于目,又肝主目而恶风,肝受血而能视,今风寒客之,故令目风眼寒。治风邪入系于头,目风眼寒,头目昏痛。羌活散方羌活(去芦头) 蛇蜕...
...谢道人疗眼暴肿毒痛不可忍,欲生医方。决明子(一升) 石膏(四两研) 升麻(四两切) 栀子仁(一升) 地肤子 茺蔚子(各一分) 苦竹叶(切二升) 干蓝叶(切一升) 芒硝(二两) 车前草汁(一升二合) 冬瓜子(三升为末)上十一味,以水二斗煮...
...目录 《圣济总录》点眼秦皮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点眼秦皮汤【处方】秦皮(锉碎)3两,青五铢钱7文,黄连(去须)1两,蕤仁(去皮)半两,淡竹叶(洗,切)30片。【制法】上药用水1升半,煎至7合,去滓。【功能主治】风热...
...目录 《圣济总录》胡黄连点眼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胡黄连点眼方【处方】胡黄连(去须,锉如豆大)1两,蜜陀僧(研)半两,蜜4两(重汤煮)。【制法】上先将黄连于蜜内浸1宿,次日入蜜陀僧末和匀,用白瓷碗盛,却用黑豆1斗于锅...
...(一钱) 梅花片(三分) 赤金箔(五分)上共为细末,炼蜜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涂蔚生曰∶夜属阴,故寒痛至夜甚,又安能阴极发燥。然欲知小儿寒痛,哭而眉头皱折者是也。...
...,鲜者2~8两;煮食或捣汁。外用:煎水洗或捣汁滴眼。 【注意】《药性论》:"与奶酪相恶。" 【附方】①治五劳七伤,房事衰弱:枸杞叶半斤(切),粳米二合。上件以豉汁相和,煮作粥,以五味末葱白等,调和食之。(《圣惠方》枸杞粥方)②治阳气衰,腰脚...
...加清水适量熬煮。每日1剂,连渣带汁1次饮完,连服5~7天。1岁以下减半,可以只饮汁液。本方适用于小儿脾胃气虚夜啼。(二)处方:煨熟大蒜1枚,乳香2克。用法:将上药共研成细末,制成药丸如芥子大,每次7粒,乳汁送服。本方适用于小儿脾寒夜啼。(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