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颁发“从事中医工作五十年,为发扬祖国医药学作出贡献”的表彰,89年被收入《上海当代名医列传》、94年被收入《当代世界名人传(中国卷)》,95年被收入《当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辞典》,95年评为“上海市名中医”。科研成果凉血止血治标,温肾...
...病之治.又余胞妹丈系明经毛天羽长子.少年不慎.患阴阳俱虚.潮热发渴.呕闷便滑.不进饮食.一僧主治以六味丸加黄柏知母幸余见而沮之.始易方.举世医流.大都类此.呜呼生灵受害.何日休乎.名医所谓名医者非明良之士.乃庸手粗工.藐无实学.巧窃虚声以炫...
...的简牍,以及1944年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的夏鼐等人所发现的汉简,经林梅村和李均明整理,成《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一书,于1984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该书附有《疏勒河流域汉代边塞遗址概述》、《汉简出土编号与汉简著录编号一览表》等,但不含原简照片...
...》等医著,以及金、元、明、清各家学说,靡不刻苦钻研,对温病治疗尤有独到见解。晚年在诊务之余,废寝忘食,著书立说,先后完成《顾氏详注印机草》、《顾评温病条辨》等著作,尤其《渭庐医案醇*》一书,集数十年临床心得,着重辨证论治,其法其方足为后学...
...亦异,而各尽其圆通之妙,故虽长于治阳虚症,实亦不能以偏概全。北京中医学院任应秋教授在研究《伤寒论》的流派中称其与曹颖甫、恽铁樵、陆渊雷等同为近代具有代表性的伤寒学家,肯定其在医学史上的地位。西南地区名医如云南中医学院院长吴佩衡,成都中医学院...
...我国最早的一部医话专著是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128l-1358年)所著的《格致余论》。 《格致余论》撰写于1347年,因“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本书自序),遂以《格致余论》为书名。书中共载医论41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
...药学著作。七卷。梁弘景约撰于五世纪末。本书是《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注本。其内容除《神农本经》365种药物之外,又增入了《名医别录》所载药物365种,共730种。书中补充了原书“序例”部分,并创用了“诸病通用药”的体例,便于药物检索。在三品...
...药学著作。七卷。梁弘景约撰于五世纪末。本书是《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注本。其内容除《神农本经》365种药物之外,又增入了《名医别录》所载药物365种,共730种。书中补充了原书“序例”部分,并创用了“诸病通用药”的体例,便于药物检索。在三品...
...《读医随笔》者,学海之所以备遗忘也,意在温故以求新,实无新意之可采。徒以同志传诵医也,先治脉,次治药。脉有《脉义简摩》、《诊家直诀》之刻;药以亲尝未遍,不敢臆说,久未成书。若夫病证众矣,治法繁矣,虽古之名医,犹不能以一身尽历天下之病变也,...
...热,用寒远寒者,如寒病宜投热药,热病宜投寒药,仅使中病而已,勿过用焉,过用则反为药伤矣。故曰∶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在人之善学善用耳。余家藏有明代皖医杜文燮所编《药鉴》一书,喜其能纂集昔人用药要言,参以一己经验,便诵习,资启发,遂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