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去苗剉)九两,白糯米(淘净控干)四斗。上十一味米除外,并剉捣如米粒,入米拌匀,同内甑中,炙蒸极熟,倾出摊,候似人体冷暖,投入煎酒瓮中,三日后,可服少许尝之,若得中即密封瓮头,更候二七日后,压取清酒,入不津器中盛之。 【主治】治...
...□ 罗根海 天津中医药大学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与中医药学关系甚密,故医古文中多有引述“六经”之语句的情况。出自于“六经”的“膏肓”、“二竖子”(以上见《春秋左氏传》)“十全之上工”(见《周礼·天官》)等名词几乎在中医典籍...
...此治水亏火胜之剂,故曰一阴。凡肾水真阴虚损,而脉症多阳,虚火发热,及阴虚动血等症,皆宜用此加减主之。生地(二钱) 熟地(三五钱) 芍药(二钱) 麦冬(二钱) 甘草(一钱) 牛膝(一钱半)丹参(二钱)水二盅,煎七分,食远服。如火盛躁烦,入...
...安康(一方无桑螵蛸、当归、沉香)。木香(五钱) 灯草(二钱) 大蜘蛛(七个) 胡桃肉(另研) 荜澄茄 车前子(炒)马兰花(酒浸) 牡蛎(大锻) 萆 韭子 木通(以上各一两) 山萸肉(去核) 补骨脂(酒浸) 桑螵蛸(酒浸) 全蝎(去毒) 龙骨(...
...一为水数,从寒散也。凡感四时不正之气,或为发热,或为寒热,或因劳因妇人热入血室,或产后经后,因冒风寒,以致寒热如疟等症,但外有邪而内兼火者,须从凉散,宜此主之。柴胡(二三钱) 黄芩(钱半) 芍药(二钱) 生地 陈皮(各钱半) 甘草(八分)...
...(《太平圣惠方》) 【配方】松节一斤,生干牛膝(去苗)五两。 【制法】上件药剉,用绢袋盛,以酒三斗,浸六七日。 【主治】治脚气,筋挛拘急,四肢掣痛,或至软脚。 【用法】每于食前,随性暖服。 说明:《普济方》同上。 ...
...傅青主女科》一书闻名于世,但他的医学造诣是很全面的,故有“医圣”之称。(王医) ...
...与痰,故目昏黑发厥,只服紫苏饮,慎不可服苏合丸,及乌药顺气散等药。至于破伤失血,或吐衄血,忽患口噤,项强背直,类中风症,皆因失血所致,不可不知,用荆防安胎散治之。羚羊角散 治孕妇口噤项强,手足挛缩,痰壅,不省人事。羚羊角 苡仁米 枣仁(去壳...
...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两卷(1892年)。认为西医与中医互有优劣,主张应“损益乎古今”,“参酌乎中外”,其观点对此后中西医汇通者影响颇大。曾着《血证论》八卷(1884年),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治血证原则。药物学...
...即“以痛为俞”,取穴的部位不是按照经络、经穴的位置,而是根据局部症状(疼痛及其它异常)的发生或被发现的部位进行针灸等治疗,如那里有病痛就在那里取穴,也就是患病局部的体表刺激点。(见《千金要》方卷二十九)。...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