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脐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颅经》掺脐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颅经》:掺脐散【处方】白矾1钱(煅过),龙骨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脐中不干。【用法用量】入麝香少许,每次使拭脐干掺之。用帕裹,避风。【摘录】方出《颅经》卷下,名见《...

http://zhongyaofangji.com/c/chanqisan.html

头病_《备急千金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螈脉 和 主风头痛。(又云∶螈脉主风头耳后痛。) 上星 主风头眩颜清。(又云∶上星主风头引颔痛。) 会 主风头眩,头痛,颜清。 天牖 风门 昆仑 关元 关冲 主风眩头痛。 合谷 五处 主风头热。 前顶 后顶 颔厌 主风眩偏头痛。 玉枕主头...

http://qihuangzhishu.com/221/1792.htm

颅骨的骨化_《人体解剖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留有明显的前,至两岁前才闭合成缝,在顶骨和枕骨之间有后,此外还有蝶骨大翼尖端处的蝶,顶骨后下角处的乳突,它们都在生后不久闭合。颅骨在生后仍不断生长,这是由于颅骨周围的骨膜下造骨和破骨过程不断进行直至成年,其结果逐渐增加了颅的容积。...

http://qihuangzhishu.com/970/162.htm

督脉图(注)_《厘正按摩术》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大椎(第一节上。) 哑门(发际上五分。) 风府(发际上一寸五分。) 脑户(去顶四寸五分。) 强间(脑户上一寸五分。) 后顶(强间上一寸五分。) 百会(顶中。) 前顶(发际上三寸五分。) 会(发际上三寸。)上星(发际上一寸。) 神庭(发际上五...

http://qihuangzhishu.com/770/67.htm

弱症_《儿科略》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昔人谓小儿有五软、五硬、五迟等证,又有鸡胸、龟背、解 颅、陷诸名,揆其原因,皆由营养不足,化育之力薄弱所致。无论其为胎中缺乏营养,生而先天不足以成 此病,或为生后乳食不足,后天失调,因循误事以成此病,病状有不同,其为积弱 则一也,故此等...

http://qihuangzhishu.com/688/17.htm

解颅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即头颅骨缝分裂,前扩大,不能闭合之症。正常小儿的颅骨缝,大都在出生六个月时骨化,前在一岁至一岁半时闭合,后在二至四个月时闭合。如延期闭合,名为“解颅”。多由先天不足,肾气亏损所致,其症状为头缝裂开,头皮光急,青筋显露,面色晄白,眼珠...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412.htm

解颅_小儿杂病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即头颅骨缝分裂,前扩大,不能闭合之症。正常小儿的颅骨缝,大都在出生六个月时骨化,前在一岁至一岁半时闭合,后在二至四个月时闭合。如延期闭合,名为“解颅”。多由先天不足,肾气亏损所致,其症状为头缝裂开,头皮光急,青筋显露,面色[白光]白...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jielu-1858.html

前头面颈诸穴行列_《刺灸心法诀》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头部顶中 中行凡一穴∶百会(属督脉)头部前 中行凡四穴∶神庭 上星 会 前顶(俱属督脉)两旁第二行左右凡八穴∶曲差 五处 承光 通天(俱足太阳穴)两旁第三行左右凡六穴∶临泣 目窗 正营(俱足少阳穴)正面部 中行凡五穴∶素 水沟 兑端 ...

http://qihuangzhishu.com/772/42.htm

鼻塞_《证治准绳·幼科》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演山〕凡产牙儿,三朝、五日、六晨、一腊,忽然鼻塞,吻乳不能,开口呼吸者,多是乳母安睡之时,不知持上儿子,鼻中出息,吹着儿,或以水浴洗,用水温冷,不避风邪,所以致儿鼻塞。宜与通关膏敷之,消风散服之。或有惊悸作热,杜薄荷散与服。通关膏用...

http://qihuangzhishu.com/494/530.htm

共找到165,4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