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与不良反应 本草书籍中,常在每一味药物的性味之下,标明“有毒”或“无毒”等字样。“毒药”一词,在古代医药文献中常是药物的总称。如前所述,药性都各有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在《素问》中有这样的记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
...有关中药不良反应,我国古代早有认识。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果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明张景岳更有“无药无毒”的说法,认为“即如家常茶饭,本皆养人之正味,其或过用、误用而能毒人”。 中药不良反应的定义是,临床上为...
...对高敏人群不够慎重 中药中含有蛋白质等成分,可致变态反应。药物变态反应患者中有多数兼有多种药物变态反应史,这些患者的药物变态反应发生率比一般人高出4~10倍。如果在用药前不注意患者的变态反应史,就很有可能使本该避免的不良反应发生。 对策:在...
...老年人带来药害。治疗是否有益,可通过体检或临床观察来确定,也可采用停药观察法,如无症状发生,即应停用药物。 选择副作用小的药物 在门诊及住院病人中,药物不良反应占40%,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检测,这些反应经常被忽略,而老年病人往往更难识别。所以...
...健康与疾病之间,滥用药物也是不健康的一种。目前全世界死亡人口中约有1/3死于用药不当。而在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有250多万人,不合理用药占用药总数的11~26%,因滥用药物死亡者近20万人。 抗生素当作“万能药” 滥用抗生素不但会...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红霉素、螺旋霉素、竹桃霉素、麦迪霉素、柱晶白霉素、泰乐霉素、麦利多霉素、交沙霉素、蔷薇霉素、巨大霉素等,是一类化学结构和抗菌作用相近似的抗菌药物,具有大内酯环的共同核心。红霉素(Erythromycin,Ilotycin...
...的阿片类止痛药有吗啡、羟考酮、芬太尼和美沙酮等。 阿片类止痛药的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个体差异、年龄因素、肝肾功能、药物剂量、药物相互作用等,而与阿片药物的种类和给药途径关系不大。其中,阿片类止痛药不良反应与剂量之间的关系随不良反应种类...
...具有抗菌作用的主要原因,而花青素则是越桔中的关键抑菌物质。1985年,美国Grielel教授通过试验证实:越桔具有直接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若干真菌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英美学者进一步揭开了越桔抗菌作用之秘密。原来,越桔可防止有菌毛的“P...
...危害性大,常可危及生命,治疗药物有两性霉素B及咪唑类抗真菌药等。一、灰黄霉素灰黄霉素(griseofulvin)为抗浅表真菌抗生素。【抗菌作用】对各种皮肤癣菌(表皮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毛癣菌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深部真菌和细菌无效。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