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患者自用药存在误区_用药常识_合理用药_【中医宝典】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蔡柏蔷教授指出,很多患者在咳嗽自用药上存在误区,没有对症用药。一般感冒初期只是干咳,患者要多喝水,多休息,吃一些润肺的瓜果和食物,如鸭梨、白萝卜、蜂蜜或鲜姜,或用它们熬汤后服用。 孙女士这两天受了风寒,一直痰多、咳嗽不止...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7837.html

疮疡治疗_中医临床中医治_【中医宝典】

...温通、通里、理湿等,其中清热解毒为疮疡最常用的治法;中期脓成不溃或脓出不畅,用托以托毒外出,托又分透托和补托;后期正气虚弱者,用补法恢复正气,使疮口早日愈合,通常有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等法则。具体施治时应根据全身和局部情况,按病情...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chuang/b33203.html

老年人患慢性病应注意些什么?_用药常识_老年用药_【中医宝典】

...老年慢性病患者,由于其病程长,恢复慢。因此,在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宜乱求医用药。 慢性病患者求医问药,希望身体早日康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切忌乱求医用药。那是因为各个医生用药之道不尽相同,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使药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7885.html

四时皆有伤寒说_《吴医汇讲》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者,举一以名书,一百一十三方,果皆治寒之剂哉?犹鲁史错举四时而名《春秋》也。窃谓伤寒一证,不特霜降以后,春分以前有之,即三时皆有之,不过因时易名,春温、夏暑,其证治已全具于三百九十七中,在学人能通其变耳。是《伤寒》实备六气之治,...

http://qihuangzhishu.com/750/84.htm

四时脉候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玉机真藏篇曰∶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8-14.html

应用利尿药注意事项_用药常识_合理用药_【中医宝典】

...心脑血管病(比如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肝腹水,肾功能不全以及其它原因引起水肿时,在综合治疗中会适当选用利尿药。有些慢性病人常自购利尿药使用,这必须注意用药安全,谨防利尿药的不良反应。 1.失钾 比如,双氢克尿噻常用于高血压或孕期水肿。短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7859.html

黄帝四经·经·论译文

...定位,这样便有了昼夜、阴阳、生杀的交替转化更迭。上天使阴阳各得其位,又使八政得以建立,这样四时节候皆有定则,动静进退各得其序,适度与非适度都有定位。 上天建立八政、颁行七,万事万物的明了和确定的特性,是自然规律决定的。万物万事所具有的恰当...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3438.html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全诗赏析【古诗名句大全】

...出自:南北朝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类型:植物原文如下: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夕日 一作:阳...

http://wenxue360.com/mingju/4300.html

姜良铎:从人体状态辨治用药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临床主要从事人体状态辨治用药及呼吸热病的研究。笔者曾先后随师学习,现将其有关从状态辨治及用药经验简述如下。 抓状态主要病机 巧用古方 姜良铎认为针对形成状态的病机来治疗是状态治疗的基本原则,整体治疗是状态治疗的精髓,实为治本之理。 姜良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121.html

孕妇感冒应该如何用药 神经有损害药不用_用药常识_孕妇用药_【中医宝典】

...发育,对神经系统危害尤其严重。高热还可使死胎率增加,引起流产。因此,孕妇如果患了感冒,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一般来说:孕期头三个月禁用一切药物,因为头三个月正是胚胎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是轻度感冒,症状不是特别重,可以采取非药物疗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8098.html

共找到112,8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