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痹汤 出处:《校注妇人良方》 本方由独活寄生汤化裁而来,集袪风除湿、散寒止痛、补气和血、益肾滋阴诸药于一剂,专治风、寒、湿三气袭虚所致之行、痛、着痹,故称“三痹汤”。 ...
...血滞,痰饮不化而阻塞于胸臆间,有碍少阳清净之化,故胁痛呕涎不止焉。人参扶元以通血脉,赤芍破血以行滞血,半夏化痰燥湿,泽兰利血通经,陈皮和中利气,甘草和胃缓中,生姜豁痰涎以除呕也;水煎,温服,务使气行血化,则痰无不消,而脾胃清和,何胁痛呕涎之...
...阿胶(二两)上四味 咀,以东流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纳胶烊尽,能为一服佳,不能者食顷再服。若口急不能饮者,格口灌之,药下便活也,与母俱生。若胎已死,独母活也。若不僵仆,平安妊娠无有所见,下血服此汤即止。或云桂不安胎,亦未必尔。治妊娠胎堕下血...
...贝齿膏 贝齿散 补阴丸 补阴益气煎 参耆萝卜散 草神丹 车莲饮 葱豉汤 苁蓉丸 大补中当归汤 大分清饮 大金花丸 当归承气汤 当归散 地黄饮子 毒淋汤 发灰煎 发灰丸 归血散 固下丸 荷叶丸 剪红丸 加味丹栀汤 加味导赤汤 加味火府汤 ...
...增进饮食之功。【摘录】《临证医案医方》▼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济阳纲目》卷四十一引朱丹溪方:和胃汤【处方】人参3钱,白术1钱半,陈皮1钱,芍药5分,干葛3分,归身5分,红花、豆大、甘草(炙)2钱。【功能主治】补胃气,滋养阴血。主积聚痞块...
...,按之空虚,和中益胃汤。(湿热)肠下血,另作一派,其血HT 出有力而远射,四散如筛下,腹中大作痛,乃阳明气冲热毒所作也。升阳除湿和血汤。(湿热)肠 下血,红或深紫黑色,腹中痛,腹皮恶寒,右三部脉,中指下得之俱弦,按之无力,关脉甚紧,肌表阳明...
...目录 《兰室秘藏》益智和中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兰室秘藏》:益智和中汤【处方】肉桂0.3克 桂枝1.2克 牡丹皮 柴胡 葛根 益智仁 半夏各1.5克 当归身 炙甘草 黄耆 升麻各3克 白芍药4.5克 干姜少许【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用于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血液病属血虚气弱者。【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备注】方中重用黄耆大补脾肺之气,以资生血之源;配以当归养血和营,则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虚热自退。【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相关...
...少阳者。治以化湿解毒为大法,用当归和血散、槐花散、升麻去湿和血汤等方,或用驻车丸加槐花、地榆。参见便血条。...
...】健脾燥湿,凉血止血。主脾经受湿,痢疾下血。【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保命集》卷中:苍术地榆汤【处方】苍术2两,地榆1两。【制法】上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