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群不可盲目用药 ---访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杜文民博士 2003年09月18日 面对非典,盲目服用药物不但起不到预防作用,甚至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反应。为此,记者(以下简称记)采访了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杜文民...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发布的第7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指出,莪术油注射液和抑肽酶注射剂在使用中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导致病人死亡。昨日,湖南省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测中心透露,这两种注射液在湖南应用广泛,不良反应病例多,过敏体征者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维中日前报告,我国传染病发病顺位无明显改变,前10位一直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麻疹、伤寒及副伤寒、梅毒、出血热、疟疾、猩红热等,其病例数占全国总报告病例数的95%以上。 ...
...FDA可缩短批准时间。即使在新药批准后,厂商必须实施批准后监测阶段(4期),及时报告另外或以前未发现的不良反应。参与用药的医生和药剂师也应跟踪监视。这种监视很重要,因为即使前期研究发生不良反应每1000份剂量只有1次,在药物上市大量使用后出现...
...世界卫生组织取得了联系。试点工作正在进行。1988年仅在京沪两地10个医疗单位中,收到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达671份。涉及约100种药品,也发现了一些少见的药物不良反应。1989年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成立,为早日建成全国的报告系统准备了条件...
...世界卫生组织取得了联系。试点工作正在进行。1988年仅在京沪两地10个医疗单位中,收到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达671份。涉及约100种药品,也发现了一些少见的药物不良反应。1989年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成立,为早日建成全国的报告系统准备了条件...
...新西兰药物监测中心(NZPhvC)和澳大利亚药物不良反应委员会(ADRU)有关怀疑来氟米特引发呼吸道疾病的报告,并根据Searles 和McKendry诊断标准,判断这些病例是否属于肺炎。 结果显示, NZPhvC 和ADRU共收到14份被...
...不断扩大,中药品种数剧增,其应用范围亦迅速扩大到临床各专业领域。但由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属完全不同的两种学术体系,造成许多非中医专业的临床医师难以按照传统医学用药理论来指导辨证施治,仅凭药品说明书开处方、医嘱,在用药尺度上有失偏颇。同时,我国...
...种化疗方案并且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也可以和吉西他宾联合使用,作为局部晚期、可切除性或转移性胰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 根据临床研究和上市后不良反应报告,在厄洛替尼处方信息的警告和注意事项部分已增添了以下信息: 患者服用厄洛替...
...实施监测管理的近9年时间里,尽管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逐年快速增长,但药品生产企业的报告比例却没有明显提高,一直在10%以内徘徊,而美国这个在60%以上。 “其实主流企业都愿意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形象,但若社会对于药品不良反应不能抱以正确和宽容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