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通史绪论(四)_【中医宝典】

...如果把医学史理解为一种纯粹描述史实而不涉及医学发展规律的学科,而把医史学作为研究医学发展规律的学科,那是欠恰当的。以为医学史不是,不带有理论性,而医史学才是学,才是理论性的科学,也是不够恰当的。医学史从来不排斥对医学历史的理论性研讨,相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39.html

西方医学心理学的形成过程_《医学心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学心理学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医学心理”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哥顿挺大哲学教授洛采(B.H.Lotze)提出的。他在1852年出版了一本命名为《医学心理学》的著作,全书共有三篇。第一篇的标题为“生理的一般的基本概念...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xinlixue/967-5-1.html

《刘河间医学六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金·刘完素等撰。明·吴勉等编校。刊于1601年。包括刘完素所撰《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及元·马宗素撰《伤寒医鉴》。并附镏洪撰《伤寒心要》、常德撰《张子...

http://qihuangzhishu.com/191/834.htm

《刘河间医学六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金·刘完素等撰。明·吴勉等编校。刊于1601年。包括刘完素所撰《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及元·马宗素撰《伤寒医鉴》。并附镏洪撰《伤寒心要》、常德撰《张子...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91.htm

中医眼科发展简史_《中医眼科》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大批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眼科人才,其中包括中医眼科的医学硕土、博士等高级人才。通过临床教学实践,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中医眼科》,先后5次修订,不断充实完善,而且北京中医药大学等还组织编写了协编教材。近50年来,路际平著《眼科临症笔记》、陆...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kexue/82-1-2.html

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学说为主体,以西医解剖知识作为经文注脚,近代大多数医家则倾向于仿照科学体例框架,参考西医学科体例设计中医学校教程,以新的思路纂辑《内经》。《时氏内经》与《秦氏内经》是民国时期盛行的《内经》研究著作秦伯未致力于《内经》研究历经数十年,早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1.htm

中医药学的文明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动乱割据的状态,医药学在脉、针灸学、药物方剂、伤科、养生保健中外交流等各方面取得了成绩,为医学的全面发展积累了经验。隋唐时期,国家重归统一,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形成了一种空前辉宏气势。中国医学在这一时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5-1.html

女性的生理特点_《中医妇科》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化生功能作用于胞宫的表现。研究妇女的生理特点,找出其活动规律,必须了解脏腑、经络、气血、天癸与胞宫的内在联系及其在女性生理中的特殊作用。按照中医学的理论,胞宫是行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天癸是肾中产生的一种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气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xue/81-3-0.html

序_《医学见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学见能》四卷,蜀、天彭、唐容川着。仆得于江右之笥筐,忽忽十余载矣,辞简理周,最有功于济世。盖容川原为初学弟子与夫不知医者说法,故理不求深,而方必录验,较之务求艰奥,而无俾实用者,未可同日语也。忆昔家君宦游豫章,幕府中人有以疾苦告者,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jianneng/824-4-0.html

药物学_【中医宝典】

...隋唐时期,海陆交通发达。使用药经验广泛交流,外来药物大量传入,尤其是唐代,政府重视药初学的发展,设置药园、促进了药物学的进步,无论在理论还是临床应用方面都很大的发展。 一、药物学的发展 唐代药物的重大成就,首先是《食疗本草》载有:黍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85.html

共找到59,5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