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地黄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外科理例》当归地黄汤治破伤风。气血俱虚。发热头痛。服此养血气。祛风邪。不拘新旧并治之。当归(酒拌) 地黄(酒拌) 芍药 川芎 本 防风 白芷(各一钱) 细辛(五分) 目录 《外科理例》当归地黄汤 《万氏女科》当归地黄汤 《医学正传》当归...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dangguidihuangtang.html

保健类药茶之滋阴养血茶(二)_药茶养生_【中医宝典】

...白芍茶原料:白芍10g、绿茶3g。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汗;抗菌。用途:胸胁疼痛;阴虚发热;月经不调;泻痢腹痛;崩漏。 1、何风茶 原料:何首乌5g、防风3g、薄荷3g、绿茶3g。 ...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cha/a13858.html

鸡血藤(图)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之症,而又兼有养血之功故亦宜于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诸症,常与当归、川芎等同用。2.用于肢体麻木,风湿痹痛鸡血藤既能活血,又能养血,并具舒筋活络之功,对肢体麻木、风湿痹痛等症,无论血虚、瘀滞均可应用,常与补血、活血及祛风通络的...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jixieteng.html

消风养血汤_《医方考》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菊花、蔓荆、白芷、麻黄、防风、川芎,可以消风,亦可以去热,风热去,则赤肿去矣。桃仁、红花、当归、芍药、草石决明,可以消瘀,可以养血,亦可以和肝,瘀消则不痛,养血和肝则复明。乃甘草者,和诸药而调目气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44/664.htm

何首乌茶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茶饮保健》何首乌茶原料:何首乌5g、红茶3g。用法:用200ml水煎煮何首乌至水沸后5~10分钟,冲泡红茶饮用。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饮。功能:补肝益肾,养血祛风;降血脂,抗菌。用途:肝肾阴亏,发须早白、头晕、遗精、腰膝酸软;慢性肝炎;...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heshouwucha.html

青黛四物茶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茶饮保健》青黛四物茶原料:青黛0.3g、当归3g、生地3g、白芍3g、川芎3g、花茶5g。用法:用300ml水煎煮当归、生地、白芍、川芎至水沸后,冲泡青黛、花茶即可。也可直接冲饮。功能:清热养血祛风镇惊。用途:产后发狂、烦乱。来源:《...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qingdaisiwucha.html

阿胶_《本草求真》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暨经枯崩带。胎动痈肿。治克有效。亦是因血枯燥。伏热而成。故能得滋而解。此为血分养血润燥。养肺除热要剂。不似首乌功专入肝。补血祛风。乌须黑发。而于肺经润燥定喘则未及。鹿胶性专温督与冲以益其血。而于肺经清热止嗽则未有。龟胶力补至阴。通达于任...

http://qihuangzhishu.com/619/31.htm

麻痹性斜视方剂_五官科方剂_【中医宝典】

...◎养血当归地黄汤加减方 【组成】 当归9克,熟地24克,芍药9克,川芎3克,藁本6克,防风6克,白芷6克,细辛3克。 【制法】 上诸药水煎取药汁。 【功效】 养血祛风。 【用途】 适用于麻痹性斜视。 【用法】 每天1剂,分早、晚2次口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922.html

中医治疗养血的中药材大全_【中医宝典】

... 腰子草 崖棕根 叶底红 野亚麻 一点血(图) 翼核果 益母草(图) 益母草花 饴糖 鮧鱼 泽兰(图) 章鱼 鳣鱼 猪肝 竹沥 猪肉 紫河车(图) 自来血 紫石英 棕榈子 棕树根 中药主治:养血 白僵蚕 白胶 白萝卜 白芍(图) 白芍药 ...

http://zhongyaocai360.com/zhuzhi/yangxie.html

养血祛瘀 清热利湿治慢性肾小球肾炎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养血、活血化瘀法,配合清热、解毒、利湿治疗慢性肾炎,亦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基本方药:生地15克~30克,赤芍15克,当归、川芎、桃仁、连翘各10克,红花6克,蒲公英、益母草、白茅根、土茯苓各30克。儿童酌减量。方中主以四物汤养血活血,滋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639.html

共找到16,14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