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脾脏内经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又曰∶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其液涎,其色黄。中央生湿,湿生土,...

http://qihuangzhishu.com/336/222.htm

气交外感病论_内经博议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四时六气.五运司天.是为三合.缘其三合.故为气交.气交则变而人应之.是以外感百病生焉.人在气交之中故也.四时六气之正.内经全不列证.其不列证者.以正六气.本五行四时之顺.阴阳升降之宜.果合气宜.何尝有病.其所以有病者.以其气之至.常有太过...

http://qihuangzhishu.com/726/47.htm

铜人腧穴针灸与针灸铜人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黄帝明堂经已不存,虽经宋太宗诏令访书,仍未求得。在这种情况下,宋仁宗于天圣年间,命医官王惟一主持编修一部针灸腧穴典籍。王惟一奉诏在总结黄帝内经难经的基础上.参以各家之见及个人经验。撰成铜人腧穴针灸三卷,并附穴腧都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392.html

胞宫_中医妇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胞宫,又名女子胞、子处、子宫、子脏、血室、胞室等。胞宫是女性的重要内生殖器官,关于它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胞宫的位置类经附翼说:子宫“居直肠之前,膀胱之后”,它位于带脉以下,小腹正中,前邻膀胱,后有直肠,下口连接阴道。胞宫的形态最早...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xue/81-2-3.html

针灸源流_针灸易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广之,而皇甫谧之甲乙,杨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于此,而微有异同。医家之纲法,无越于是书矣。然按汉书·艺文志,有内经十八卷及扁鹊名,白氏云内经凡三家,而素问之目乃不列。至隋·经籍志始有素问之名,而指为内经。唐·...

http://qihuangzhishu.com/313/5.htm

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老中医药专家师承教育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_【中医宝典】

...湖南省卫生厅文件 湘卫中发[2001]6号 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老中医药专家师承教育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州卫生局,省直医疗卫生单位: 为加快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管理,根据人事部、卫生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191.html

五脏六腑图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又名经络图说。一卷。清·高思敬撰。本书用白话文将脏腑的形态,对照内经医林改错以及西医的解剖图形分别绘出对照说明。在中西医有关解剖学的合参方面作了一些初步尝试。书后附有五脏药性补泻温凉歌、三百六十穴歌和各经的经脉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94/946.htm

五脏六腑图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又名经络图说。一卷。清·高思敬撰。本书用白话文将脏腑的形态,对照内经医林改错以及西医的解剖图形分别绘出对照说明。在中西医有关解剖学的合参方面作了一些初步尝试。书后附有五脏药性补泻温凉歌、三百六十穴歌和各经的经脉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44.htm

内经论四时养生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内经论述四时养生的重要篇章,意指要顺应四时阴阳气候变化而调神,此处的“神”是指广义之神,既是一切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的主宰,又包括了生命活动现象。 具体表现人们的日常活动、各种行为和精神情志等各方面。素问·四气调...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3.html

黄帝内经札记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不可缺少的理念。黄帝内经虽然是一部医书,但从素问八十一论看,还没有其他哪一种学说比它在“气”这个问题上讲得更具体,更有直接的经验性。原因似乎在于,自周易之下,对于天道的哲学推阐,一路走向了超验性的生命无穷观,一路则走向经验性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28.html

共找到481,6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