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著作。三卷。元·滑寿注,明·汪机续注。续注本刊于1519年。本书选录《素问》中的重要内容,分为:藏象、经度、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诊、针刺、阴阳、标本、运气和汇萃12类,予以简要注释。续注部分又作了若干补充,又名《续素问钞》。现有...
...。但由于第七卷早佚,全氏也只注了八卷。唐宝兴元年(公元762年)启玄子王冰对《素问》重新加以编次,加上大量注语,并根据其先师张公所藏的秘本等补入七篇,作为亡佚的第七卷内容。由于王冰所加的注文甚多,于是《素问》由原来的九卷,扩充到二十四卷。...
...。但由于第七卷早佚,全氏也只注了八卷。唐宝兴元年(公元762年)启玄子王冰对《素问》重新加以编次,加上大量注语,并根据其先师张公所藏的秘本等补入七篇,作为亡佚的第七卷内容。由于王冰所加的注文甚多,于是《素问》由原来的九卷,扩充到二十四卷。...
...参见饮、痰饮条。留血外溢留积的死血。《灵枢·九针十二原》:“补曰随之……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素问·调经论》:“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留瘦不移指病气淹留,形体消瘦,而病邪尚未传变。《素问·三部九候论》:“其病者在奇邪...
...,便于读者领悟掌握。周氏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论述各种疾病时,能以脉诊紧密结合病因、病理、证候以决定治法和方药,切于临床应用,颇为后世医家所推重。1949年后有排印本。三之气主气之第三气。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为少阳相火之气,主夏至前后...
...肾。《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有储藏五脏六腑之精,供身体生长发育的机能,宜固密不宜耗泄,故称。封固气功内丹术术语。《慧命经》:“封固者,温养之义。停息而非闭息,乃用文火,将神气俱伏于气穴耳,随后火逼金行,待其...
...、《左传服氏注义》、《通俗文疏证》俱毁于兵火。中年多病,因治医术,以文字、音韵、训诂、考据研治《内经》,“仿王念孙《读书杂志》例,作《内经校义》。”可惜胡氏《素问校义》只注了《素问》的前5篇,即从《上古天真论》到《阴阳应象大论》,共32条...
...。泄满证名。泄泻而腹满的病证。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参见泄泻条。泄痢发搐病证名。指腹泄、痢疾而抽搐。《幼科发挥》:“泄泻发搐,如先吐泻,或痢疾久不止,以致脾胃虚弱者,此慢惊风也,难治。如先发搐,后发泄痢者,此因发搐之时,多用利惊下痰之药...
...黄帝问曰:愿闻禁数。岐伯对曰: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肾,六日死...
...心居于胸腔,横膈膜之上,有心包卫护于外。心为神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君主之官”。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并与舌、面等有联系。心与小肠互为表里。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