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在近代百余年动荡的社会环境里,中医为保障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医疗实践又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近代中国传染病流行猖獗,中医中药治疗热病(包括喉、痧、痘、麻等)有很好的疗效。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了仲景的伤寒学说和...
...海龙混淆品(1)——粗吻海龙(Cuwenhailong)[来源]海龙科(svnsnathidae)动物粗吻海龙 Trachyrhamphus serratus(Temminck etSchlegel)的干燥体。[性状]体呈细长方柱形,稍...
...手术。广东博济医院医生嘉约翰(KeerJG.)1875年做第一例行卵巢囊肿切除,因大面积粘连未完全切尽,是我国首例妇科开腹术。此后,由于麻醉学的发展及消毒技术、外科手术的进步,各城市的教会医院都有妇科手术病例报导。由于延续几千年在家中分娩的...
...疗效鉴定标准与国际医学接轨,将是21世纪发展中医事业的艰巨任务。 近年来,我们利用经气测平仪,对受阻经络进行疏导,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更进一步感觉到经络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经络不仅有输送人体所需能量的作用,而且有传递人体...
...检查和观察来判断疾病的吉凶。如《周记》记载以五音(角、徵、宫、商、羽五个音阶)、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色(青、紫、蓝、白、黑)来判断疾病的吉凶。这是运用中医五音、五声和五色配肝、心、脾、肺、肾五脏的学说,通过声音和面色观察来推测五脏...
...李东垣(1180~1251年),名杲,字明之。金元间真定(今河北省保定市)人。倡导:“人以胃气为本”。善温补脾胃之法,后称之为“补土派”。为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 李杲幼年就喜爱医学,曾捐款千金而跟随易州张元素学医,学了没有几年,就掌握了...
...清代临证各科都取得许多新成就,同时也涌现了众多古医籍注释本和医学全书、类书、丛书的编纂出版;启蒙医书以及入门方书的编著、出版,继明代之后空前繁荣,成为清代医学发展的一大特点。我国第一本医学杂志《吴医汇讲》的出现标志着医学学术讨论开始有了...
...全面负责,即从生理、心理与社会诸方面进行全面护理。专栏29-1 责任制护理的概念及内容责任制护理(primary nursing)是一种临床护理制度,其特点是以病人为中心,由责任护士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整体护理。即病人从入院...
...苦丁茶(Kudingcha) Folium I1ids Kudingchae[来源]冬青科(Aquifoliaceae)植物苦灯茶 Ilex kudingcha C.J.Tseng的干燥叶。[性状]长圆状椭圆形,长10~16cm,宽4~8...
...开始注重了,在中西医结合界注意的似乎更多一些,从近几年的成果看,已比较明显。例如血脂康(红粬制剂)的系列研究,很有示范作用。很值得我们骄傲的是,围绕血脂康开展了迄今国内最大规模的循证医学临床研究“血脂康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CSPS),历时7...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