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藏象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77.html

《黄帝内经》具有现代魅力_【中医宝典】

...:“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 《内经》是从天研究到人,从人探讨到天,提出“人天地相参”,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的观点。可以认为,《内经》是以“天人一体”为理论核心,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医学经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878.html

阴阳二气关系养生_【中医宝典】

...相对的,是用来解释自然界现象和人体组织时的一种归类方法,不能绝对化,更不能生拉硬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一元论;阴阳学说是二元论,讲的是一对一的双边关系。中医调理、治病、养生其实就是从关系论出发,调理人与自然、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之间的关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372.html

当代中医藏象理论的反思_【中医宝典】

...有阳,其要素结构井然有序,其功能过程层出不穷。 六经藏象源本于六气(六节)藏象。由于人体以脏腑经络为中心,经络又是最富中医特色的合理内核,加之六经以具有最大抽象性的三阴三阳命名,既涵括了中医理论核心的阴阳学说,又能够密切地脏腑经络学说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99.html

脏象经络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系列的“中医生理学研究”。七十年代季钟朴形成现代中医生理学的学科框架,认为中医生理学的指导思想有四个方面:即阴平阳秘——对立统一观;五行生克乘侮——联系整体观;天人相应——机体环境统一观;司外揣内——宏观生理学的方法论。系统地论述了中医...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75.htm

五音_五行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古乐中的角、徵、宫、商、羽五个音阶。五行学说用五音配五脏。从病人发音的高亢、低沉、重浊等推测五脏的病变。即肝音角、心音徵、脾音宫、肺音商、肾音羽。因其过于牵强附会,现已不用。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uyin-1836.html

中医药展现的画卷 历史 文学 艺术_【中医宝典】

...儒医本色。 中国传统的音乐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中医药也有密切的关联。如体现中国古代音乐的两大要素——旋律和节奏的“和”“节”的思想,对中医理论、疾病防治和养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乐记》:“大乐天地同和,大礼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118.html

温病学说的发展和预防保健_【中医宝典】

...一、温病学说的发展成熟 温病学说中医在漫长的岁月里,沿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外感发热性、流行性疾病作斗争得来的中医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吴有性之后研究温病的学者逐渐增多,戴北山之《寿世传真》所载的“十二段锦”,颜伟《延年九转法》,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32.html

巫祯来先生论中医_【中医宝典】

...翻开中医始典著作,我们可以看到: 五运六气学说 五行学说 天人相应说 阴阳辨证 八纲辩证 六经辩证 子午流注 灵龟八法 等等。 构筑中医理论殿堂的是宇宙时空学说 把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归究于"阴阳失和",也就是说,人体在特定的时空无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61.html

中医藏象学说_中医知识_【中医宝典】

...形成了独特完整的理论——经络学说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神,是生命活动总的体现。它们都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因此,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研究各脏腑组织...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shi/b35026.html

共找到860,7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