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煮粥加薏仁。 便秘补中气,藕根很相宜。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 摘自《药膳食疗》文/许磊 ...
...主要原料:糯米30克,杏仁10克,阿胶15克,马兜铃10克,冰糖适量。制作方法:水适量先煎杏仁、马兜铃,去渣取汁同糯米煮成粥。阿胶化为汁,兑入粥内,加冰糖服用。效用说明:为治疗肺虚火盛、咳嗽气喘的传统方剂。...
...中医食疗,是从“药食同源”的思想观念出发,以中医药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将药食两用和具保健作用的中药和食物经合理烹饪,制成易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的膳食,用于保健或疾病的辅助治疗。 这里主要介绍具有中医特色的药膳食疗。 药膳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主要原料:鹿角胶20克,粳米100克,生姜3片。制作方法:先煮粳米做粥,待沸后加入鹿角胶、生姜同煮成粥。效用说明:补肾阳,益精血。适宜于肾气不足、虚劳,男子阳痿早泄、遗精、腰痛,妇女子宫虚冷、不孕、崩漏、带下等症。...
...主要原料:嫩鲜丝瓜1条,白米50克,白糖适量。制作方法:如常法煮米做粥,半熟时放入鲜丝瓜(洗净切成粗段),待粥熟去丝瓜,加糖即成。效用说明:清热解毒,凉血通络。可作为疮疡病、痈疽热盛未溃,或已溃而毒热未清者的辅助食品。...
...主要原料:粳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数根,米醋适量。制作方法:用砂锅煮米做粥,生姜捣烂与米同煮,粥将熟时放入葱、醋。效用说明:解表散热,温胃止呕。适宜于外感风寒暑湿之邪而引起的头痛、身痛、恶寒、无汗、呕逆等症。...
...主要原料:珍珠母(或蚌)120克,粳米50克。制作方法:先用水2000毫升煮珍珠母(或蚌)取汁,再用汁煮米做粥。食时亦可加少许盐。效用说明:清热解毒,止渴除烦。凡因温热病毒而引起的发热、口渴、面目红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者,可辅食此粥。...
...主要原料:荜拨、胡椒、桂心各0.5克,粳米50克。制作方法:如常法煮米做粥,将荜拨、胡椒、桂心研未加入调匀,或加盐少许。效用说明:温胃散寒,气下止痛。凡因寒气犯胃而引起的胃脘疼痛、胀满、食欲不佳,甚或呕吐稀涎、肠鸣冷痢等症,可辅食此粥。...
...主要原料:粳米约50克,牛蒡根30克。制作方法:先取牛蒡根研滤取汁100克,再煮米做粥,临熟兑入牛蒡根汁即可。效用说明:宣肺清热,利咽散结。凡因肺胃虚热、复感外邪而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吐痰下爽或儿童麻疹因热壅而未透者,皆可辅食此粥。...
...主要原料:桑椹子30克,鲜青果60克,糯米100克,冰糖少许。制作方法:先将桑椹子浸泡片刻,洗净后与米同入砂锅煮粥,粥熟加冰糖稍煮即成。鲜青果或用新鲜紫黑色熟果实,与米同煮成粥。效用说明:补肝、滋味、养血、明目。适宜于肝肾血虚引起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