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先兆——脉相学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专着,是脉诊的集大成。以后经过历代医家的努力,脉学的发展已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脉诊的诊察部位分为寸口诊法(寸关尺诊法),三部诊法(人迎、寸口、趺阳)以及遍身诊法(三部九候诊法),具体如下:(一)寸口诊法寸口诊法胎孕于《内经》的诊“寸口,《...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6-15.html

苗医与“巫医_民族中医苗医_【中医宝典】

...由于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医籍,这同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很难确定一样,苗族医药发展无明显的分期。但苗医发展史上确实存在一段较长的“巫医合一的时期,《说苑辨物》上所说的“苗父属于这种情况,《宋史·蛮夷列传》载:“西南诸夷,汉(...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07.html

《石山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三卷。明·汪机撰,陈桷汇辑。每卷医案略分门类,汪氏认为“徒泥陈言,而不知变,乌足以言医。因此其病案每能体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精神,灵活多变,圆机活法。能取各家之长而不拘泥于成方,立论比较倾向于朱震享。在诊法上重视诊合参,尤...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183.htm

《石山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三卷。明·汪机撰,陈桷汇辑。每卷医案略分门类,汪氏认为“徒泥陈言,而不知变,乌足以言医。因此其病案每能体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精神,灵活多变,圆机活法。能取各家之长而不拘泥于成方,立论比较倾向于朱震享。在诊法上重视诊合参,尤...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46.htm

_《医学摘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前人之秘蕴,得斯道之真传,实从古未有之奇编也。见其所着杂证,立论简明,选方纯粹,探古学之渊源,定后人之趋向,亦当世渡人之宝筏也。至于药性,辨证,诊法各书,亦皆条分缕析,示人以简易之门。铭得斯书,而朝夕研求,庶可得造道之指归,满学医之志愿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aicui/648-7-0.html

诊脉部位和方法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一)诊脉部位 诊脉部位历来有多种。《素问·三部九候论》记有三部九候诊法;《灵枢·终始》提出人迎寸口诊法;《素问·五脏别论》提出“独取寸口诊法;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寸口趺阳或太谿脉的诊法。 现在切脉沿用的寸口部位始见《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7.html

新的医学概念“亚健康_【中医宝典】

...做人都没味道。甚至时常听到一些人叹气:“哎呀!我要死了。像小徐这类“早九晚五的办公室一族就属于亚健康状态。 何谓“亚健康?“它是人们表现在身心情感方面的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广州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董玉整教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4626.html

志第 礼仪_《旧唐书》

...扬名显亲,此之谓孝。具在经典,而论者多离其文,迥出事外,以此为教,劳而非法,何谓孝之道耶!二十一年,诏曰:“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谷梁赤、伏胜、高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植、郑玄、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525.html

《内经》始终不离神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散而不藏。心病则神志失常,喜笑不休或悲。心脏如是,余脏亦然。 在诊法 论疾病的诊断方法,包括疾病的诊断原理、诊察方法与判断法则。“神的概念被广泛用于诊断原理及作为判诊断疾病、评价病情的准绳和法则。因为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都是生命活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369.html

护好“安度伏天_部位养生_【中医宝典】

...三伏天热气逼人,空调、冷饮、生冷瓜果、吹风、大汗、睡眠不足、胃口不佳、体力消耗过多等等,都会损伤人体的健康,使人体的机能下降。因此,老年人要护好“,平安度夏有保障。 筋之梢——指(趾) 人体手和脚是全身经脉交会处,注重手和脚的保健,...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067.html

共找到375,37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