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证治_《幼幼集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桂枝汤 治小儿伤风,自汗发热。嫩桂枝(一钱) 杭白芍(一钱五分) 北柴胡(一钱) 粉干葛(一钱) 炙甘草(八分) 老生姜(一钱) 大红枣(五枚)净水浓煎,热服。惺惺散 方见卷二乳子寒门。集成沆瀣丹 方见卷二胎疾门。五苓散 方见卷二暑门。...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oujicheng/630-9-8.html

中医科学发展简史_《中医伤科按摩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科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经络、脏腑损伤疾患的一门科学。历史上称为疡医、金镞、正体、正骨科等。在祖国医学中,中医科学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比较完整的理论和经验,并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科学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35/3.htm

寒门_《张氏医通》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熬)上四味。捣筛二味。纳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大陷胸汤(玉函) 治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大黄(二两) 芒硝...

http://qihuangzhishu.com/495/353.htm

展望色大意_《望诊遵经》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可因其赤色之微甚.而知其热之轻重.因其赤色之浮沉.而知其热之进退.因其赤色之散抟.而知其病之聚散.因其赤色之泽夭.而知其症之成败.而凡六部十.与夫四时五色.莫不可.伤寒如此.诸病亦然.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难以笔楮形容矣....

http://qihuangzhishu.com/736/35.htm

中医治之泻下?_【中医宝典】

...治法,即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常用的治疗大法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以上八,根据临床病证的具体情况,可单用、亦可两法或多互相配合使用,总之以病情需要为原则。如表证兼里证者,常规治法是先解表后治里,倘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940.html

三扳配合下蹲法治腰椎滑膜嵌顿_百病推拿_【中医宝典】

...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区别。 中医将腰椎滑膜嵌顿归于“伤筋”范畴,治疗手法有多种,但有些手法如背挎等因患者惧怕疼痛,现并不多用。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三扳配合下蹲治疗,疗效立竿见影。 三扳先施行摩、扌衮、按揉穴位松腰。①扳肩腰:患者俯卧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438.html

室内健身三_【中医宝典】

...由于受年龄及身体状况等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对一些特殊人群),许多人不能到户外进行健身运动,但有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不出屋门,同样能达到很好健身的效果。 拢抱 用棉布缝制一个长80-120厘米,直径30-40厘米的布口袋,用膨松柔软的棉絮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136.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推拿手法名。指频率较快的一指禅。每分钟约200次左右。参见一指禅。...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03.htm

按摩疏肝_部位养生_【中医宝典】

...免疫机制。 宽胸 坐位,右手虚掌置于右乳上方,适当用力拍击并渐渐横向另一侧移动,来回10次。以两手掌交叉紧贴乳上,横向用力擦动20次。两手掌虎口卡置于两腋下,由上沿腰侧向下至髂骨,来回擦,以热为度。可宽胸理气、通畅气机。 疏肋间 坐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009.html

退六腑_《厘正按摩要术》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退六腑图(图)主凉,病热者用之。将儿手掌向上,蘸开水,由阴池至曲池下面,须三五百次,量人虚实施之。一,蘸开水,由手背一窝风中间,直至斗肘,凉也。夏禹铸主之。...

http://qihuangzhishu.com/770/80.htm

共找到140,6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