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在辨药,因《校注神农本草经》。此外解经之作,随成随弃,录其存者,得百余首,厘为四卷,名曰《研经言》。质之通人,以为他日自镜之资。余不敏,凡所论述,不敢故为高深,独标新异。惟务切近平实,求当乎古人之书之义理而已。记不云乎,致知在格物,书亦...
... 乾隆年间著名医家除大椿撰集了《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从辨药物之形气监督来探讨药性,研讨精深,多有新意。他针对当时一些不明药性、滥用药品的时弊予以抨击。 陈修园撰写《神农本草经读》时常结合张仲景用药法,并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颇有建树。综上...
...名尧韭(艺文类聚引云,一名昌阳)。《名医》曰:生上洛,及蜀郡严道,五月十二日采根,阴干。案《说文》云:(上艹下左工右阝),菖蒲也,益州生,□□□也,《广雅》云,邛昌阳,菖蒲也,《周礼》醢人云,菖本,郑云菖本,菖蒲根,切之四寸为菹,春秋左《传...
...入京研究党义,我因事未去。本年我到重庆,伍君心言对我说:“你著的《社会问题之商榷》,曾揭登南京《民生报》,许多人说你对于孙中山学说,有独到之见。你可再整理一下,发表出来,大家讨论。”我因把原作再加整理,名曰《改革中国之我见》。 《社会问题之...
...皮间实积,小儿惊痫。三四月采苗叶,阴干用。 目录 《本草纲目》蜀羊泉 《名医别录》蜀羊泉 《神农本草经》蜀羊泉 《新修本草》蜀羊泉 《证类本草》蜀羊泉 《千金翼方》蜀羊泉 《医学入门》蜀羊泉 《全国中草药汇编》蜀羊泉 《中华本草》蜀羊泉 ▼ ...
...芍(六钱) 野台参(四钱) 甘草(二钱,蜜炙)萸肉救脱之功,较参、术、 更胜。盖萸肉之性,不独补肝也,凡人身之阴阳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救脱之药,当以萸肉为第一。而《神农本草经》载于中品,不与参、术、 并列者,窃忆古书竹简韦编,易于错简,...
...玄参∶色黑,味甘微苦,性凉多液。原为清补肾经之药,中心空而色白(此其本色,药局多以黑豆皮水染之,则不见其白矣),故又能入肺以清肺家燥热,解毒消火,最宜于肺病结核、肺热咳嗽。《神农本草经》谓其治产乳余疾,因其性凉而不寒,又善滋阴,且兼有补性...
...石灰味辛温。主疽疡疥搔,热气,恶创,癞疾,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子息肉。一名恶疢.生山谷。《名医》曰:一名希疢,生中山。按恶灰,疑当为垩灰,希、石、声之缓急。礜石味辛大热。主寒热,鼠瘘,蚀创,死肌,风痹,腹中坚,一名青分石,一名立制石,...
...清代医家。字东卿、廷芳,湖北汉阳人。其学多精于养生,亦通针灸。所辑医书甚多,计有《神农本草经赞》、《观身集》、《颐身集》、《绛囊撮要》、《信验方录》、《五种经验方》、《咽喉脉证通论》等,合称《汉阳叶氏丛刻医类七种》,现有刻本行世。...
...秦汉是中国药物与方剂及其学术体系奠基的时期。在大量临床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药物与方剂所涉及的领域大大开拓。以《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中的方药及其理论最有代表性。它们分别被后世誉为“本草学经典”和“医方之祖”,对秦汉以前的方药及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