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歌】产后痈疽最属险,七情之伤六淫感,瘀血稽留成痈疽,势溃托里不宜缓。【注】此证因产后气血经络俱虚,或因七情所伤,或因六淫所感,与瘀血相稽而成,最属险候。法宜大补,扶助根本,兼活瘀生新为要,其客病以末治之。初服生化汤,随证加减,以消毒;...
...当归补血汤;若崩淋既久,血滑不禁,宜涩宜固者,龙骨散、如圣散、七灰散之类,同人参兼用之。凡血淋治法,大约如前。但其秽臭脉滑者多火,宜从清凉;若腥臭清寒脉细者多寒,必须温补。其或久病则精去无穷,尾闾易竭,非大加培补不可,惟固阴煎,及十全大补汤...
...喘急痰壅,声壮而促,此邪正俱实,须分轻重治之。胀满,和胃饮;膈塞,神香散;喘急,苏子降气汤;痰壅,二陈汤,此从治法也。若证虽有余,其声微短,邪气实而正气虚也,治宜求本。胀满膈塞,理中汤,理阴煎;喘急痰壅,贞元饮,金水六君煎,兼服肾气丸,此逆...
...善按世俗惑于产后忌寒凉,宜温热,及大补气血为主之说。医家误人,病家自误,若此案者,我见实多(引雷少逸治四明沈某室产后匝月,忽然壮热,汗多口渴欲饮。)徐洄溪、魏柳洲皆谓产后血脱,孤阳独旺,虽石膏、犀角对症,亦不禁用。庸手遇产后,不论何症,一...
...沉细。 3.血瘀 产后遍身关节酸痛或疼痛较剧,关节屈伸不利,恶露下行不畅,下腹疼痛拒按。舌紫,脉弦。 4.感邪 遍身骨节疼痛,伸屈不利,或痛无定处,或剧痛如刺,或肢体肿胀,重着不举。苔薄白,脉细弦。 【分型治疗】 1.血虚治法:补气养血,...
...气血虚弱 (一)症状 产后乳汁少甚至全无,乳汁稀薄,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无光泽,容易疲劳,饮食量少,时有不自主心跳加快,自觉吸气不够。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肩井、心俞、脾俞、膻中、足三里。 (2)定位 肩井:在肩上,当大椎与...
...,酌加巴戟天、炒杜仲、续断。 3.气滞 [证候] 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疼痛,精神抑郁,或胸胁胀痛,烦闷不安;舌苔正常,脉弦。 [治法] 理气行滞,利水通淋。 [方药]木通散。主要药物:枳壳、槟榔、木通、滑石、冬葵子、甘草。木旺克土、纳少...
...病体的邪正盛衰,为治疗提供依据。早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 土的帛书中就有"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的记载,实证宜攻邪,即取其有余,虚证宜补正,即益其不足,虚实辨证准确,攻补方能适宜,才能免犯实实虚虚之误。 虚证 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不足...
...古病名。清·曾懿《妇科良方》:“产后小儿生下失血过多,遂遗下一物,如脂膜状,乃气血素亏,产前劳伤,肝之脂膜,随血崩堕,名曰肝萎。治宜大补气血,略加升提之品。”虽名肝萎,实系残留之胎膜随恶露而下。应密切观察恶露情况,如继续下血,量多不止,宜...
...甘草 白术 艾叶(炒) 川芎 人参(各半两) 当归(三分)上 咀,每服三钱。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白芍药散治产后崩中下血,淋沥不绝,黄瘦虚损。宜白芍药散。白芍药 牡蛎 干姜 熟干地黄 桂心 黄 乌贼骨 鹿角胶 龙骨(各一两)上为末,食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