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之_《保幼新编》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百病中,惊风最急难治,故别为条列于此,以备预防之道)小儿急症既发之后,虽有预备之药,不能及时多服则鲜有万全,须令乳母逐日细察儿身(如有红点,则必是丹毒之渐,考方急治之)。若儿身过温于前日,或脑后热,口气热,则必有惊风之。须饮小儿...

http://qihuangzhishu.com/892/10.htm

二十四节气之小满养生篇_【中医宝典】

...》中都记载了有关物候的内容,并逐渐发展成一年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后,三后为一节气。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里共有二十四,每一都有一种花卉绽蕾开放,人们把花开时吹来的风叫做“花信风” (意思是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508.html

二十四味流气饮和苏合香丸_《医方考》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今之医者,多不识针石,苟临是证,将视其死而不救欤?故用二十四味流气饮和苏合香丸主之,使其气血流动,阳无绝络,阴无破纽,则亦五会之针、五分之熨、八减之剂尔。流气饮见气门,苏合香丸见风门、五疰门。...

http://qihuangzhishu.com/644/563.htm

中风病证研究应着眼于理论创新_【中医宝典】

...近年来,中风病证规范化、现代化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业界先后制定出了规范中风病辨证的一系列标准,各种有关中风病证的现代研究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总的来看,这些研究仍然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此,许多专业人士认为—— 近十余年来,中医中风病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695.html

论诊_《备急千金要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夫欲理病,先察其源,候其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夫诊之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均,气血未乱,精取其脉,知其逆顺,非其时不用也。深...

http://qihuangzhishu.com/221/7.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脉学名。指九中的任何一。《素问·三部九候论》:“一后则病。”参见九候条。②伤寒传经,每日一经,六日传遍六经,是为一;或以七日还太阳经为一。③节。五日为一。...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740.htm

千金翼方卷之二十四_《千金翼方》

...六寸,去黑皮细切,以二斗,煮取五升,去滓,内白糖十挺煎取一升,分三服,以铜器中贮之,若吐,吐着器中看之。又方 五月五日午时,取马齿草一石,以水一石煮取三斗,去滓,内白糖斗挺煎取九升,分三服,以铜器贮之,若吐,吐着器中看之。人参散主寒热瘰闹...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878.html

室女月不调_《圣济总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锉) 鳖甲(去药人参 白茯(焙) 酸枣仁 木香(各上二十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一盏,生姜三片,乌梅半枚,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治室女血气不调,止后复来,脐腹冷疼,泽兰丸方泽兰叶 牡丹皮 芎 当归(切焙) 延胡索 蓬莪术(炮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gjizonglu/122-164-7.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探测,诊察。《灵枢·四时气》:“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灵枢·五变》:“人之善病消瘅者,何以候也。”②看视。《灵枢·五癃津液别》:“耳为之(口斥),目为之。”③观测,察验。《素问·八正神明论》:“八正者,所以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69/475.htm

史卷二十四_《台湾通史》

...占法一卷、觀潮齋詩集一卷:淡水黃敬撰。 周易管窺四卷:淡水楊克彰撰。 讀史劄記二十四卷、竹里館詩文集:淡水彭培桂撰。 鳧湖居筆記四卷、傍榕小築詩文集四卷:淡水彭廷選撰。 新竹採訪冊十二卷、十癖齋詩文集:新竹陳朝龍撰。 竹梅吟社擊...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883.html

共找到146,53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