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深筋膜后,将腓骨肌腱牵向后方,显露跟骨体横形骨折及跟距关节(图10)。直视下用骨膜剥离子将移位骨折复位,由后骨折块的外面向前上用一枚加压螺丝钉固定(图11)。舌状骨折或后结节骨折螺丝钉由上向下固定(图12)。 ③切开复位和骨移植术:...
...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就有“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血证论·吐血篇》中亦有“痪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这样的论述。由此可见络脉闭阻,气虚不能载血如序运行是导致偏瘫后上肢肿胀的原因。治宜补气逐瘀,疏经通络,祛瘀生新,选取...
...内收型骨折常为间接暴力所致。当跌倒时手掌或肘部着地,力沿上肢向上传导,撞击肩部,同时身体向前侧方倾倒,引起内收型骨折。...
...脊柱人术后应密切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尤为重要,通常与术前相比较。若功能改善,表示脊髓压迫已缓解,若功能变差或无回复,则可能脊髓水肿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做相应处理。 在不影响脊柱稳定的情况下,强调四肢关节活动,根据病情选择,根据病情掌握...
...之复位。应用长臂拇人字管型石膏固定,石膏管型的近端延伸至肘关节上方,以便更好地限制肘部及前臂的活动,减少小关节韧带的张力。固定6周后可更换短臂管型石膏继续固定直至骨折愈合。对于难以维持其位置稳定者,可考虑手法复位后闭合穿针做内固定,再予以...
...应力骨折的发病规律,Scully(1982)提出周期性训练,主张在训练第3周安排上肢或其他适应性训练,以避开下肢应力骨折的高峰期。张连生(1992)的骨平衡训练法和黄昌林(1994)的强化循环训练法均取得了明显的预防效果。 3.提高训练技巧...
...骨折相反。跌倒时手或肘着地,上肢内收,骨折近段肱骨头外展,骨折远段肱骨干内收,形成向外成角畸形(图3-17)。二、移位机理肱骨外科颈骨折后,受肌肉牵拉引起移位。骨折近段受岗上,岗下肌牵拉而外展与外旋移位;骨折远端受胸大肌、背阔肌、大园肌、肱...
...设计,固定器械正确使用、骨质疏松的程度及术后合理功能锻炼。内固定物失效原因: ①与骨折类型有关:在稳定骨折中,后内侧支撑完好或轻度粉碎,骨折块塌陷极小,变位或重建内侧皮质的接触良好,骨折可获稳定,则发生内固定失败少,髋内翻发生率低。相反在不...
...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若无固定物,则可将受伤的上肢绑在胸部,将受伤的下肢同健肢一并绑起来,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2.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或纱布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
...固定。 骨折整复稳定性差者可用细钢针由外前方向后内方固定,术后用石膏托固定3~4周,拔除钢针进行功能锻炼。骨折片较大的也可从肱骨外髁背侧用松质骨螺丝钉做内固定,注意钉尖不能透过关节软骨面,因螺钉固定坚强可靠,故术后3~5天即可开始进行功能锻炼...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