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师望七之年,发黑而眉寿,仰之蔼蔼然谆谆然,古有道君子也”。作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纵观他半个世纪的医学生涯,可以三句古语概之:初如王夫之的“由用以得体”,继之似胡瑗的“明体以达用”,晚年则以崔憬所说的“言其用以扶其体”为指南。 有一些问题...
...废止中医思想的回潮,对具体卫生政策的制定者产生了重要影响。1949年9月,余云岫以中华医学会的名义在上海召集了一个“处理旧医座谈会”。根据座谈纪要草拟的《处理旧医实施步骤草案》,以“彻底解决旧医问题”为宗旨,提出了速即革除任何方式的产生中医...
...中组部“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20余项荣誉称号。 主要贡献 张伯礼教授从事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中医药现代化基础研究。系统进行血管性痴呆(VD)、中风、高粘滞血症之研究:①制定VD证类分型标准和按平台、波动及下滑,三期证治方案;②建立脑脊液...
...老百姓服务。 进入高温天气以来,省儿童医院的日门诊量由平常的800来人猛增到2000人左右,尤其是上午和夜间就诊的病人数量显着增加。根据群众的迫切需求和当前的天气情况,省儿童医院经过认真筹备,决定在全国率先开设“医疗夜市”。据悉,“夜市”于8月...
...第二届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科研成果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管理的探讨 1987年获上海市卫生局管理奖针麻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 1989年获上海市卫生局管理奖针麻科研工作成绩显著 1989年获上海市卫生局荣誉奖“金萱冲剂”治疗失眠症的...
...彭景星 1929年2月,国民党政府通过余云岫等人公然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引起全国中医界的强烈反对。由15个省、132个团体组织联合公推谢利恒、陈存仁等5人为首的赴京请愿代表团,使废止中医的阴谋未能得逞。在新中国成立六十...
...体感不适症”。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环境的污染,社会竞争的加剧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有“体感不适症”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是说亚健康人群数量在逐年增多,全国由80年代的40%多上升到现在平均60%以上的比率,特别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人群中...
...行政事务的问题,在各地均有出现。由于涉及到具体利益,而且这些管理职能于法无据,就引起一些中医团体抗议。如上海国医学会向行政院上书抗议该地国医分馆“勒索”及“自称行政机关”等。这些都迫切要求对国医管理权的问题有一个明确说法。 争取行政管理权受挫...
...1956年 1月 卫生部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制定了卫生事业12年远景规划,会议还决定“采取带徒弟等方式培养新中医五十万名”。 4月 卫生部发出开展中医带徒弟工作的指示,并制定了《1956~1962年全国中医带徒弟的规划(草案)》。草案...
...学术团体的建立鸦片战争后,西方医学大量传入我国,中医药学受到冲击和排斥。为了振兴、发展改进中医学术,二十世纪初叶,南北各地相继创办中医学会和医药学术团体。1902年,余伯陶、李平书、陈莲舫、蔡小香、春圃等发起组织“上海医会”。并于1906年6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