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方面做了详细论述,极大丰富了调养五脏学说。明末医家汪绮石著理虚元鉴,对虚劳病机的阐发、论治的大法,预防的措施都自成体系,主张肺脾肾脏俱重。他:“治虚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天,脾为百骸母,肾为性命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

http://qihuangzhishu.com/152/11.htm

医学启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综合性医书。卷。金·张元素约撰于12世纪后期。本书以内经理论为本,旁参各家学说,阐述手足阴阳、脏腑脉证、运气、主病、用药等多方面内容,并对某些治法多种病症和本草药性进行了广泛的论述。对病证的分析能抓住本质,而且简明扼要。选方不拘于古...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08.htm

医学启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综合性医书。卷。金·张元素约撰于12世纪后期。本书以内经理论为本,旁参各家学说,阐述手足阴阳、脏腑脉证、运气、主病、用药等多方面内容,并对某些治法多种病症和本草药性进行了广泛的论述。对病证的分析能抓住本质,而且简明扼要。选方不拘于古...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47.htm

孙树椿_孙树椿:以自然道 养自然之身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来解释生命的奥秘。其所阐明的阴阳和合、阴平阳秘观点与儒家“致中和”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中医治病就是调理阴阳平衡的过程。中医的最高境界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以平为期。”以平为期就是致中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unshuchun/1267-5-0.html

温病条辨白话译本商榷_【中医宝典】

...中医古籍,文词简奥,义理艰深,学用每感不便。八十年代末,崔月犁先生倡议组织白话中医古籍丛书并付诸实施,温病条辨原著而作,基本目的已经达到。前述实系向隅见,当然不可以偏概全。但同时也潜怀杞人之忧,正如钱锺书先生七缀集·林纾的翻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84.html

巫祯来先生论中医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医。" 孙思邈还: “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道;不读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点而促;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法;不读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深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曜全文,并须探赜。若能见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14.html

伤寒论辨证广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伤寒著作。十四卷。清·汪琥撰于1680年。汪氏根据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析取伤寒论六经脉证治法原文中属于热病的原文,广泛参考各家学说逐条予以辨注。在治法上,不泥守仲景成方,每篇之后选列自晋迄明历代治疗热病的效方与...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31.htm

伤寒论辨证广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伤寒著作。十四卷。清·汪琥撰于1680年。汪氏根据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析取伤寒论六经脉证治法原文中属于热病的原文,广泛参考各家学说逐条予以辨注。在治法上,不泥守仲景成方,每篇之后选列自晋迄明历代治疗热病的效方与...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41.htm

女科·产后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各病证治甚为精当,有条不紊。所收方剂合于章法,临床多验、影响深远。产后编二卷,内容有产后总论,产前产后方症宜忌,及血块,血晕、厥症等共43种产科疾病的症治。本书将作者所积数十年临床经验运用中医脏腑学说加以总结、注重女性生理、病理特点,...

http://qihuangzhishu.com/192/504.htm

女科·产后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各病证治甚为精当,有条不紊。所收方剂合于章法,临床多验、影响深远。产后编二卷,内容有产后总论,产前产后方症宜忌,及血块,血晕、厥症等共43种产科疾病的症治。本书将作者所积数十年临床经验运用中医脏腑学说加以总结、注重女性生理、病理特点,...

http://qihuangzhishu.com/192/62.htm

共找到686,7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