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藏二十五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表里,而三焦亦合于肾,故上文曰肾合三焦膀胱,腠理毫毛其应,所以三焦膀胱之状,可因腠理毫毛而知也。)黄帝曰∶浓薄美恶皆有形,愿闻其所病。岐伯答曰∶视其外应以知其五内,则知所病矣。(外形既明,五内可察,病亦因而可知矣。所谓病者,如上文二十五...

http://qihuangzhishu.com/481/47.htm

蒸_《景岳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此所谓小蒸毕也。又手厥阴经为脏,手少阳经三焦为腑,此一脏一腑俱无状,故不不蒸也。太仓云∶气入四肢,长碎骨,于十变后六十四日为一大蒸,计三百八十四日,又六十四日为二大蒸,计四百四十八日,又六十四日为三大蒸,计五百一十二日,至五百七十六日蒸...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yuequanshu/124-55-12.html

寒温统一应病证结合,分层诊治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分别使用银翘散、桑菊饮、荆防败毒散、香薷饮、清燥救肺汤、藿香正气散等进行治疗,以便与病证紧密契合,取得理想效果。卫分病治疗总法则是解表散邪,叶天士称之为“在卫汗之可也”,汗法是一个法则,可以细化为不同病证类型。气分病所包括的证候类型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609.html

三焦经文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又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又云:是经少血多气。「中藏经」云: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96-29.html

伤寒症六经必须熟认_《医学心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霜降以后春分前,伤寒即病六经②,传过六经当自愈③,请观素问④不虚言。若然两感伤寒症,一日两经表里病,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之间当殒命。是故伤寒不服药,待过七日无差错;七日之中一剂差,变成坏症终耽搁。阳盛格阴①须细察,阴盛格阳②必须研。表里...

http://qihuangzhishu.com/142/21.htm

经络辩证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病人若干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病属何经、何脏、何腑,从而进一步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病理机转一种辨证方法,是中医诊断学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人体经气运行通道,又是疾病发生和途径。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4-4.html

第三回 胡永儿试钱米法 胡员外怒烧如意册法_《三遂平妖

...诗曰: 九天玄女好惊人,但恐于中不真; 只为一时风火性,等闲烧了岁寒心。 当夜胡永儿看那册儿上面写道:“九大玄女法”。揭开第一板看对,上面写道。 钱法--画着一条索子,穿着一文铜钱。--要打个胳瘩放在地上,用面桶盖着。舀一碗水在手,依...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2251.html

伤寒足不手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祖文,也是论足不论手,这就给后世许多人产生一个误解,认为伤寒足不手,温病手不足。大家都知道,中医很重要一个观念是整体观念,人与天地都是一个整体,天地变化都会不时地影响人体,怎么可能手足之间不会产生影响、不会相传呢?...

http://qihuangzhishu.com/145/69.htm

风起。雪飞炎海清凉。全诗赏析【古诗名句大全】

...出自:宋辽金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类型:天气原文如下: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尽道清歌皓齿。风起。雪飞炎海清凉。(天教分付 一作:天应乞与)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

http://wenxue360.com/mingju/3640.html

什么是病证结合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中医在辨别病证时,寻求病因是主要内容之一。中医“因”有狭义、广义之分。 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是中医学固有独特内容。《素问·热论》中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首先确定是由寒邪引起热病,然后辨别三阴三阳经中何者受病。后世六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7.html

共找到898,87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