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针法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内经包括灵枢素问两部书,各八十一篇。主要从阴阳、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按摩、方药、疾病、摄生等各方面,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方法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0.html

阴阳学说不是中医理论的核心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治病必求于本。”是指气的变化。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内经的子篇。黄帝内经第一章第一节是上古天真人论,说上古真人呼吸天地之精气,独立守神寿蔽天地。这是黄帝内经的主篇,是中医理论的圭臬。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第一节精气学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06.html

易经与中医学发展的相关性探讨_【中医宝典】

...六子,六子分男女,即天地万物,这便是划分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5]事物和现象对立着的阴阳两方面是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守之,阳在外,阴之使也。”正反映了黄帝内经易经阴阳学说的发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68.html

难经简介_难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难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或称八十一难。旧题秦越人撰。大约成书于西汉末期至东汉之间。现存较早的版本有明经厂刻医要集览本、日本武村市兵卫刻宋·王九思黄帝八十一难集注本等。历代注释、发挥者约50家。该书针对内经深奥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nanjing/102-1-0.html

内经_【中医宝典】

... 内 经 图 创 制 时 间 考 刘 直 国 医 史 博 物 馆 编 撰 的 文 物 选 粹 一 书 , 收 有 一 幅 彩 绘 内 经 图 , 系 清 宫 如 意 馆 藏 品 ; 这 幅 图 画 出 自 何 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58.html

中医饮食营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食品及中医保健医疗食品的概念 食物的配伍应用 饮食应用禁忌 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下篇 常用饮食 第一章 解表饮食 辛温解表类 紫苏叶 生姜(本草经集注) 葱白(诗经) 芫荽(食疗本草) 辛凉解表类 桑叶 菊花 薄荷 淡豆豉...

http://qihuangzhishu.com/484/index.htm

素问简介_【黄帝内经】

...成就,创立了中国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国医学发展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黄帝内经一直指导着中国医药学的发展。直到今天,黄帝内经对于中医药学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黄帝内经还记述了大量中国...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9.html

益气汤_脾胃论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如胁下痛,或胁下急缩,俱加柴胡三分,甚则五分。上一方加减,是饮食劳倦,喜怒不节,始病热,则可用之;若末传为寒,则不可用也,盖甘酸适足益其病尔,如黄 、人参、甘草、芍药、五味子之类也。今详内经针经热中寒之证列于下。调经论...

http://qihuangzhishu.com/811/18.htm

战国至东汉时期(3)医学理论的形成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现存最早的、全面总结秦汉以前医学成就,并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关于该书的成书年代,历代医家、学者的意见分歧很大,各种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已持续数百年,至今仍未达成一致的结论。黄帝内经的书名,最早出现在西汉刘歆的七略,但该书已...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1.html

医经录要_金针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汉书艺文志医经者录凡七家,二百一十六卷。计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今传于世者,只灵枢九卷、素问九卷,合为黄帝内经十八...

http://qihuangzhishu.com/716/3.htm

共找到594,9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