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切而致之,刺而和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曰∶刺微奈何?曰∶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足(《素问》作不足),神气乃得复。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
...三棱针是用于点刺放血的针具,用它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刺络法。亦称为“刺血络”。古人对刺络放血非常重视。如《灵枢·九针论》谈到九针中的锋针主要就用于“泻热出血”。《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凡治病...
...即轻轻退合,然后再用力向前推第二次。如此反复施术,直至针下之气至病所。此即《金针赋》中"动而进之,推气之法"与《针经指南》中"推之则行"的行气手法。4.按截法:针刺得气后,右手握住针柄,左手按压针穴的上方,然后施以捻转、提插等手法,可使经气...
...(《素问·骨空论》《长刺节论》《灵枢四时气论》《热病论》)黄帝问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素问·骨空论》。风之中人,必先皮毛而后及于经络脏腑,由浅入深,自微而甚,善行数变,所以为百病之始。故圣人之避风,如避矢石者,正以防其...
...①九针之一。针体粗长而尖微圆。《灵枢·九针论》:“大针,取法于锋针,其锋微员,长四寸。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出。”②指火针。《针灸聚英》:“火针以火烧之可用,即九针中之大针是也。”《针灸大成》又名燔针。...
...王惟一,又名王惟德,宋代著名针灸医家。其著作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穴腧都数》。 【生平】 王惟一(约公元987~1067年)又名王惟德,正史未载其传,宋代著名针灸医家。宋仁宗时曾任太医局翰林医官殿中省尚药奉御骑都尉,熟悉方药针灸。 【...
...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阴日阴时则当刺阴干,阳日阳时则当刺阳干,故阴阳者气血也。阴日血先气后,阳日气先血后。经云∶荣行脉中,卫行脉外。故阴日虽遇阳时,刺阴干者何也?盖阴日血先行引气,后随血入脉中而行,此为妇有气,夫往从之者,故阴干是也。故...
...经云∶其气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太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注还于手太阴。如环无端,周流不息,昼夜行流,与天同度。此法如气血所王之经络,于一经中井荥俞经合,迎随而补泻之。亦...
...舌诊著作。六卷。一名《彩图辨舌指南》。曹炳章撰于1920年。作者较广泛地收集古今有关舌诊文献,参阅部分现代医着并结合个人见解编成此帙。书分五编,首编(卷一)为辨舌总论:二编(卷二)为观舌总纲;三编(卷三)为辨舌证治,介绍诸家察舌辨证之法及...
...舌诊著作。六卷。一名《彩图辨舌指南》。曹炳章撰于1920年。作者较广泛地收集古今有关舌诊文献,参阅部分现代医着并结合个人见解编成此帙。书分五编,首编(卷一)为辨舌总论:二编(卷二)为观舌总纲;三编(卷三)为辨舌证治,介绍诸家察舌辨证之法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