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则拜之,闻登谷则拜之。《诗》曰:“君子乐胥,受天之祜。”胥者,相也;祜,大福也。夫忧民之忧者,民必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与士民若此者,受天之福矣。 7、礼:礼,圣王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尝其肉,隐弗忍也。故远...
...章士钊在《甲寅》周刊第一卷第二号(一九二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孤桐杂记》中说:“陈君(按指陈西滢)……喜作流行恶滥之白话文。致失国文风趣。……屡有佳文。愚摈弗读。读亦弗卒。即噫(原文作嘻)嘻吗呢为之障也。” 〔6〕关于批评与谩骂的话,可能是...
...一九三四年六月创刊,仅出二期。上海光华书局发行。 〔4〕“巽语之言,能无说乎”孔丘的话。语见《论语·子罕》。“巽语”原作“巽与”,据朱熹《集注》:“巽言者,婉而导之也。”“说”同“悦”。 〔5〕苏联将要排演莎剧的“丑态”施蛰存在《现代》第五卷第五...
... ※《唐书音义》三十卷 晁氏曰:未详撰人。比窦氏书大略同而稍简,乃析为三十卷。 ※《唐书辩证》二十卷(一名《纠谬》) 晁氏曰:皇朝吴缜撰。缜字廷珍,成都人,仕至郡守。数《新书》初修之时,其失有八类,其舛误二十门,凡四百馀事。缜不能属文,多误...
...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宝元元年中进士,时年二十岁。 宋英宗时,司马光常苦于历代史籍浩繁,帝王不便阅览,遂撰成《通志》八卷,英宗大喜,命置之秘阁,继续撰写。等到宋神宗即位后,更重视此书,正式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亲自为此书做...
...年,为侯景所废,幽于永福省,遇弑。贼伪谥曰明皇帝,庙号高宗,明年,侯景伏诛,追谥日简文皇帝,庙号太宗,有《毛诗十五国风义》二十卷,《长春义记》一百卷,《老子私记》十卷,《庄子讲疏》二十卷,《谈疏》六卷,《灶经》十四卷,集八十五卷。 ◇ 晚春...
...万邦以贞。胡,何。贞,正也。言常念虑道德,则得道德;念为善政,则成善政。一人,天子。天子有大善,则天下得其正。 [疏]传“胡何”至“其正”○正义曰:“胡”之与“何”,方言之异耳。《易》彖、象皆以“贞”为正也。伊尹此言,劝王为善,“弗虑”、“弗为...
...不见,远者莫不闻,著在周之《春秋》。为君者以教其臣,为父者以警其子,曰:‘戒之慎之!凡杀不辜者,其得不祥,鬼神之诛,若此之憯遫也!以若书之说观之,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 明鬼下:现在坚持没有鬼神的人说:“天下闻到和见到鬼神(声音)、形状的人,...
...《黹部》 4918、黹部:黹:箴缕所紩衣。从㡀,丵省。凡黹之属皆从黹。 4919、黹部:𪓐:合五采鲜色。从黹虘声。《诗》曰:“衣裳𪓐𪓐。” 4920、黹部:黼:白与黑相次文。从黹甫声。 4921、黹部:黻:黑与青相次文。从黹犮声。 ...
...况也。 △《春秋繁露》十七卷 右汉董仲舒撰。史称仲舒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繁露》、《清明》、《竹林》之属数十篇,十馀万言,皆传於後世。今溢而为八十二篇,又通名《繁露》,皆未详。《隋》、《唐》卷目与今同。但多讹舛。 △《春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