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古之善为士者不武, 严可均曰:“古之善为士者”,各本无“古之”。 罗振玉曰:景龙本、敦煌辛本句首均有“古之”二字。 武内义雄曰:敦、遂、景三本句首有“古之”二字,王弼本亦然。 谦之案:诸王本均无“古之”二字,惟明和刻老子王注冠以考异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4.html

第六十七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是老子以宝为道。六十九章“轻敌几丧吾宝”,谓几丧吾道也。此言我有三道,持而宝之也。劳健曰:按“宝”、“保”二字,古文近同,互通。二“宝”字为韵,“宝”字宜在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罗振玉曰:敦煌辛本无“敢”字。 谦之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3.html

第六十三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 又案刘向新序杂事四引“报怨以德”句。论语宪问篇:“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曰:“以德报怨,其学出于老子。” ○难于易,为大于细。 严可均曰:各本“于”下皆有“其”字。 罗振玉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9.html

第四十八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后汉书六十六范升传,升奏议引:‘颜渊曰:‘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孔子可谓知教,颜可谓善学矣。”下引老子曰:“学道日损。”以“学道”二字连,知有误文,惟以博文约礼为“学”,则为“学”之古义。 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严可均曰:“又损之”,河上...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4.html

第八十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相闻,而足迹不接诸侯之境,车轨不结千里之外者,皆得其所。”论衡说日篇:“古者质朴,邻国接境,鸡犬之声相闻,终身不相往来。”皆本老子此章。又史记货殖传亦有“至治之极”四字,碑本虽无此句,可据傅、范本与庄子、史记所引补之。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6.html

第五十六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运命论两注皆引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谓玄同”,并无此六句,可证其为衍文矣。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严可均曰:“不可得而疏”,河上“不”上有“亦”字,下二句皆然。 罗振玉曰:景福本无“而”字,下五句同。 谦之案:敦、遂二本无六“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2.html

老子故里:河南鹿邑太清宫_道家_【文学360】

...金水”,桥称“会仙”。 唐开元年间,玄宗皇帝又亲朝太清宫,为老子上尊号“大圣祖高上金阙天皇大帝”,改庙名为太清宫,又亲手为五千言道德经作注,刻石立于太清宫。该碑至今犹存,和太清宫及其所余历代碑刻一起,于八六年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7.html

曾国藩擅用老庄之学-出自老子他说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缘何自著五千文。 老子道德经中说,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像我现在又讲说关于老子的书,不必问,也知道是绝对没有学问、没有智慧的乱吹。“言者不如知者默”这话意是老子自己说的,白居易说,老子既然如此说,那他本身自然是智慧很高了,可是他...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7.html

第七十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下有“矣”字。 谦之案:傅、彭“希”作“稀”。严、彭、傅、范、赵、柰卷及治要引均下有“矣”字,无“者”字。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谦之案:范本“被”作“披”,傅本“褐”误作“祸”。傅、范“褐”下均有“而”字,敦煌壬本同。案“褐”乃老子书中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6.html

卷十六 神仙类 释书类_郡斋读书志

...�谷神王传魏夫人,一名东华玉篇。黄者,中央之色,庭者,四方之中。外指事,即天、人、地中;内指事,即腊、心、脾中,故曰‘黄庭’。” 黄庭外景经三卷 右叙谓老子所作,与法帖所载晋义之所书本正同,而文句颇异。其首有“老子�居,作七言...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6045.html

共找到893,1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