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弟谧、谧子玉斧,皆受《三天正法曲素凤文》。 天尊曰:吾以延康元年,号无始天尊,亦名灵宝君,化在上清境,说洞玄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玉纬》云:洞玄是灵宝君所出,高上大圣所传。按元始天王告西王母曰:太素紫微宫中,金格玉书灵宝文...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1)。《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2)。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3)。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4)。 (1)二为同人之主。 (2)...
...亦然。苏已出城,之二子乃移去,遂亦以怪异为谬,共相非笑,再告,亦不信矣。 越二日,仲芬夜间苦热,起坐榻上,恍惚隔窗纱见一人步履院内。疑是僮仆未寐,初不以为意,俄而缓步近阶,徘徊月下,仿佛戴髢,如蜂之就窗。潜谛辨,是一女郎,衣轻绡,蹑高履,丰姿...
...,蒗渠出焉。 大禹塞荥泽,开之以通淮、泗,即《经》所谓蒗渠也。汉平帝之世,河、汴决坏,未及得修,汴渠东侵,日月弥广,门闾故处,皆在水中。汉明帝永平十二年,议治渠,上乃引乐浪人王景问水形便。景陈利害,应对敏捷,帝甚善之,乃赐《山海经》、《河渠...
...则从,若“茅茹”也。上顺而应,不为违距,进皆得志,故以其类“征吉”。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1)。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1)体健居中而用乎“泰”,能包含荒秽,受纳“冯河”者也。用心弘大,...
...治中合浦姚文式问云:何以名为番禺?答曰:南海郡昔治在今州城中,与番禺县连接,今入城东南偏,有水坑陵,城倚其上,闻此县人名之为番山。县名番禹,傥谓番山之禹也。《汉书》所谓浮牂柯,下离津,同会番禺,盖乘斯水而入越也。秦并天下,略定扬越,置东南一...
...以」下十七字本脫,從太平御覽引補。北堂書鈔引作「自秦以來,天子之璽始以玉為之」。奉璽書使者乘馳傳,案:白帖三十五引「馳」作「驛」。其驛騎也,三騎行,晝夜行千里為程。 太官尚食,案:太平御覽職官部引作「上食」,下同。用黃金釦器;中官、私官尚食...
...西行。若中有圣善之慈,胡能若是?《易》曰“家道正而天下定”,不其然欤!自后累朝,长秋虚位,或以旁宗入继,母属皆微,徒有册拜之文,谅乏“关雎”之德。今录其存于史册者,为《后妃传》云。 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京兆始平人,隋定州总管、神武公毅之女也。后...
...’” 〔五六〕宋翔凤曰:“本作‘通与不通,亦如是也’,依治要改。”杨廉夫曰:“下言高贤大良不为用,文机得心应手。”唐晏曰:“以上以木之材,喻人之才;以下专言人才之用与否。” 夫穷泽之民,据冰接耜〔一〕之士,或怀不羁之能〔二〕,有禹、皋陶之美...
...1、《节》原文-出自《易经》 2、《涣》原文-出自《易经》 3、《兑》原文-出自《易经》 4、《巽》原文-出自《易经》 5、《旅》原文-出自《易经》 6、《丰》原文-出自《易经》 7、《渐》原文-出自《易经》 8、《艮》原文-出自《易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