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广东顺德人。字桂山。邑中孝廉。通医,尝将亲见及手验之方辑为《经验良方》以症类方,附录成药。后由同邑梁玉成、金陵莹轩氏分别增补而成《增刊经验良方》(1829年)、《济世良方合编》六卷(1845年)。...
...验方新编》加味四君子汤 《金鉴》加味四君子汤 《朱氏集验方》加味四君子汤 《不知医必要》加味四君子汤 《校注妇人良方》加味四君子汤 《会约》加味四君子汤 《会约》加味四君子汤 《会约》加味四君子汤 《痘疹会通》加味四君子汤 《三因》加味...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良方·自序》云:“治病有五难,辨证、治疾、饮药、处方、别药。”然医者每于临证,又最宜忽视“饮药”之法,而致药之功效难收。 饮药主要包括药物的煎煮和服用方法及煎药所用水质优劣等。疾病能否治愈,决定于医者和药物...
...,化痰散结。选方: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合海藻玉壶汤(《医宗金鉴》)加减。药物:党参20g、苍术10g、白术10g、茯苓12g、陈皮8g、生薏仁30g、海藻20g、海带15g、制半夏10g、制南星10g、猫爪草30g、半枝莲30g、白花蛇...
...医镜》提出了“经行感冒”;《医学入门》、《证治准绳》、《济阴纲目》、《医宗金鉴》、《妇人规》、《辨证录》、《沈氏女科辑要》、《妇人良方大全》等书都载有经行发热、经行吐泻、错经妄行等许多证候。《傅青主女科》有经前泄水和经前大便下血两则比较详细...
...。其微至于言不能宣,其详至于书不能载,岂庸庸之人,而可以易言医哉?予治方最久,有方之良者,辄为疏之,世之为方者,称其治效,尝喜过实,《千金肘后》之类,犹多溢言。使人不敢复信,予所谓《良方》者,必目睹其验,始着于篇,闻不预也。然人之疾,如向...
...陆师强调临床诊治首先识病,把辨病与辨证结合,成为其临床思维特色。1.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但中医不仅讲辨证,也强调辨病。辨病就是辨识具体的疾病。清代《兰台轨范·序》:“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 能识病名而后其病之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
...,能经常上夜班,身体一直较好。【按语】“厥”证之病理,乃阴阳气不相贯通。轻者手足厥冷,猝然昏倒;重者一厥不复,以致死亡。故《内经》论厥逆甚详,《伤寒论》多救逆之法。但就厥之属性,非寒即热。故《素问·厥论篇》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
...时,项背强几几为时已久,究其病因,为风寒之邪壅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以致筋脉失养。舌质正常、苔白滑,脉浮濡,为太阳表证之象;再参之汗出而恶风,此为表虚之证。《伤寒论》明确指出:“太阳病,项背强几儿,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与本例...
...10克 三剂【辨证】风寒入肝则筋痛,入肾则骨痛,入脾则肉痛。正如《内经))所说:“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又云:“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可见本证显系邪入厥阴肝经,寒邪凝滞,气血受阻所致。又本例冷痛,自臀部痛引下肢,小腹及四肢末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