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又名内经吴。24卷。明·吴昆。刊于1954年。本书是素问本的一种,书中将现存素问一书七十九篇(无刺法论、本病论二篇)原文逐篇分段予以注释,每篇之首简述该篇大意,注文比较简明。在素问诠注本中是有较大影响的一...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96.htm

黄帝内经素问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又名内经吴。24卷。明·吴昆。刊于1954年。本书是素问本的一种,书中将现存素问一书七十九篇(无刺法论、本病论二篇)原文逐篇分段予以注释,每篇之首简述该篇大意,注文比较简明。在素问诠注本中是有较大影响的一...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85.htm

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补泻迎随(聚英)_针灸大成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曰:『十二经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又曰:『迎而夺之,随而济之。』又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曰:『经脉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其身者也。其始①从中焦,手太阴②、阳明③,阳明...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135.htm

黄帝内经灵枢证发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又名灵枢证发微。九卷。明·马莳。刊于1580年。本书是最早的灵枢本。书中灵枢原文悉依南宋·史崧传本,共八十一篇。但卷数则恢复灵枢经旧制,即则史崧的二十四卷,重新合为九卷。内容则根据素问证发微的体例,...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89.htm

黄帝内经灵枢证发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又名灵枢证发微。九卷。明·马莳。刊于1580年。本书是最早的灵枢本。书中灵枢原文悉依南宋·史崧传本,共八十一篇。但卷数则恢复灵枢经旧制,即则史崧的二十四卷,重新合为九卷。内容则根据素问证发微的体例,...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92.htm

附录 论王弼易学与老学的关系_周易

...:"仅仅说王弼易学是以老解易,或以儒解易,都不是完整全面的评价,而应该说王弼的周易是以易传和象数易学解释易经。" 笔者以为,王弼老学与易学的关系问题与对王弼玄学思想的认识有直接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身是一个问题。 人们常引...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463.html

伤寒论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六卷。清·周扬俊撰于1667年。周氏于伤寒论家中,钦佩方有执和喻嘉言,遂以方氏伤寒论条辨、喻氏尚论篇两个本为基础,加上他个人的见解,逐条予以注释,因名“三”。从对伤寒论的注释和对仲景学术思想研究阐发的贡献...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18.htm

伤寒论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六卷。清·周扬俊撰于1667年。周氏于伤寒论家中,钦佩方有执和喻嘉言,遂以方氏伤寒论条辨、喻氏尚论篇两个本为基础,加上他个人的见解,逐条予以注释,因名“三”。从对伤寒论的注释和对仲景学术思想研究阐发的贡献...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28.htm

陈序_金匮玉函经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汉、张仲景医理最精.以伤寒一门.为病中最要.既为伤寒论以明治法.复为金匮玉函经以为治杂症之矩 .岐伯、秦越人后一人而已.后之者.以宋赵君以德衍义为最精.国朝周扬后又为之补注于本书.益加融贯仲景之书.如四子六经.而两君之.则高密之训诂....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yuhanjingerzhu/675-5-0.html

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密的特色给予了较高评价,张元素也曾撰有洁古难经一书(又称难经)。该书的特点是阐发难经奥理,复随其疾证附以禁忌方论述经解。惜流传至元末,便失传了。李駉(子野)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七卷。李氏深感世人对难经理解不深,遂...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5.html

共找到479,00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