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若发曚。盖“国”隶职部,为蒸之入声,东、蒸本相通,故取为协。然则协自有踪迹,非偶然也(卷一)。谦之案:毛说非也。柴绍炳古韵通卷一东部旁通诸韵,引老子此章“国音公”,其误竟同。盖皆不知“邦”今为“国”,乃汉避讳所改,韩非作“邦”,其明证也。...
...,群情岂不欣赞?铭挹明旨,抱用始终,法师曲诲,弥增惭戢。弟子庾昙隆和南。(《弘明集》十) ◎ 王屮 屮字简栖,琅邪临沂人,为郢州从事,齐国录事参军、征南记室。梁天监四年卒,有《法师传》十卷,《集》十一卷。(案王屮似当入梁,而隋志注列於齐谢�...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序一 序二 卷上 疗发背痈疽灸法用药第一 ...
...《葺居五首》苏辙 南堂初一家,隔绝岁月久。 开墙北风入,爽气通户牖。 栋梁未摧折,斤斧聊结构。 非言事轮奂,粗反昔人旧。 庭方止数寻,风月所従入。 百年养毒树,攒芒比刀戟。 伐之念生久,不伐愁跣足。 且复为人谋,庖椹利朝食。 〈皂角木宜食...
...《江城子》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重议闻奏。(《唐会要》八十九) ◇ 祧迁睿宗神主奏(元和十五年,礼部) 准贞观故事,迁庙之主,藏于夹室西壁。今夹壁南北三间,第一间世祖室,第二间高祖室,第三间太宗室。伏以山陵日近,睿宗皇帝祧迁有期,夹室西壁三室外,无置室处,准《江都集礼》,...
...,管四是管三弟。此二贼欲得远近畏服,故诈称二人姓名。 又贴黄。奏为汝阴县尉李直方捕获强恶贼人,乞依《编敕》第三等酬赏。候敕旨。 乞赐光梵寺额状 元�七年二月某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颍州苏轼状奏。臣伏见本州颍上县白马村,有梵僧佛陀波利真身...
...斗子行仓法,纲运败坏,执政终不肯选择一强明发运使,以办集其事,但信仓部小吏,妄有陈请,便行仓法,臣所未喻也。今来所奏,只是申明《元�编敕》,不过岁捐转运司违法所收粮纲税钱一万贯,而能使六百万石上供斛斗,不大失陷,又能全活六路纲梢数千、牵驾兵士...
...政府,因得备闻其事,臣而不言,是谓蔽贤掩善。《诗》云:“无言不酬,无德不报。”光今虽在侍从,日承眷待,而其忠国大节,隐而未彰。臣既详知,不敢不奏。 ◎青州进札子二首 言青苗钱第一札子〈熙宁三年〉 臣伏见朝廷新制,�散青苗钱以来,中外之议,皆称...
...王朝云常常唱《蝶恋花》词,为苏轼聊解愁闷。每当朝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就掩抑惆怅,不胜伤悲,哭而止声。东坡问何因,朝云答:“妾所不能竟(唱完)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 苏轼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又开始伤春了!”不幸的是,朝云也先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