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本经训》,高注云“略,约要也。”俞正燮云:“摹略,即今言之模量,古言之无虑。” 《墨子闲诂》原文 俞云:“‘然’字无义,疑当作‘状’,‘状’误为‘肰’,因误为‘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经说上》云“举,告以文名,举彼实也。...
...30、《终南》原文-出自《国风》之《秦风》 31、《蒹葭》原文-出自《国风》之《秦风》 32、《小戎》原文-出自《国风》之《秦风》 33、《驷驖》原文-出自《国风》之《秦风》 34、《车邻》原文-出自《国风》之《秦风》 六、《唐风》原文-...
...《尚书》之《周书》 29、《泰誓下》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30、《康王之诰》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31、《蔡仲之命》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32、《微子之命》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33、《文侯之命》原文-出自《...
...事迹仅此。 墨子出身平民,自称“北方之鄙人”(《吕氏春秋·爱类》),人称“布衣之士”(《吕氏春秋·博志》)和“贱人”(《渚宫旧事》),汉代王充甚至说:“孔墨祖愚,丘翟圣贤。”(《论衡·自纪》)曾为宋国大夫,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
...,极东西之广,经山陵之形,区川谷之居,明万物之主,知生类之众,列山渊之数,规远近之路。使人通回周备,不可动以物,不可惊以怪者也。 《时则》者,所以上因天时,下尽地力,据度行当,合诸人则,形十二节,以为法式,终而复始,转于无极,因循仿依,以知...
...。”五往而得见也。天下诸侯闻之,谓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桓公之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此也。《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3 卷六:赏勉罚偷,则民不怠;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然后明其分职,考其事业,较...
...21、《十二陵》原文-出自《尉缭子》 22、《兵令》(上、下)原文-出自《尉缭子》 23、《兵令上》原文-出自《尉缭子》 24、《兵令下》原文-出自《尉缭子》 25、《兵教》(上、下)原文-出自《尉缭子》 26、《兵教上》原文-出自《尉缭子》...
...的。这三件东西具备了,就足可以生了。 1.三物必具,然后足以生。:移到第25条。孙诒让《墨子闲诂》 12、大取:臧之爱己,非为爱己之人也。厚不外己,爱无厚薄。举己,非贤也。义,利;不义,害。志功为辩。 大取:臧的爱自己,并不是爱自己是一个人...
...二斗。客云此名茗瘕。” ○打球 打球,古之蹙踘也。《汉书。艺文》:“《蹙踘》二十五篇。”颜注云:“踘,以革为之,实以物,蹙蹑为戏。蹙踘,陈力之事,故附于兵法。蹙音子六,踘音钜六。近俗声说蹋踘为球字,亦従而变焉,非古也。”太宗常御安福门,谓...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之问篇 120、叔向问正士邪人之行如何晏子对以使下顺逆(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内篇之问篇 121、叔向问齐德衰子若何晏子对以进不失忠退不失行(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内篇之问篇 122、晋叔向问齐国若何晏子对以齐德衰民...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