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三岁内,虎口脉须参。男左女右手,食指别三关。无病纹难认,色隐淡红黄。色明应有患,青惊白是疳。紫色为风袭,红热挟伤寒。黑时中恶极,黄积主脾殃。青黑惊为慢,纹多气乱看。内钓纹侵掌,危亡入命关。三关指掌图一风关纹见易治,二气关纹见病重,三命...
...夫三部之中,俱见一脉,所主杂病,略而言之。《脉经》曰∶阳邪来,见浮洪;阴邪来,见微细;水谷之邪来,见实坚;寒 之邪来,见弦小。又曰∶浮而滑者,宿食也。短而滑者,酒病也。迟而滑者,脉满也。洪而大者,伤寒也。浮而数者,伤风也。浮而急者,饮食...
...也.乃欲便则痛.而不能不便.则反淋沥自出.所谓热淋者是也.戴氏不自体认.而反以脉诀为非.可耻甚矣.按脉经云.尺脉实.小腹痛.小便不禁.宜服当归汤.加大黄一两.以利大便.针关元补之.止小便.又云.尺中实即小便难.少腹牢痛.虚即闭涩....
...人迎皆无与;各脉不与二脉相应。气口人迎若俱紧,夹食伤寒兼理治。内伤外感,分多少治之。气口人迎若过盛,内关外格详经义;按《内经》,人迎一盛则躁在手足少阳,二盛躁在手足太阳,三盛躁在手足阳明。一盛者,人迎大于气口一倍也,四倍则阳盛已极,故格则吐...
...夫人身之有五脏六腑.俱静而不能自动.惟脾一脏.时时能动.磨掣水谷.以司变化.故五脏六腑之系于脾者.由万物禀育于土也.若脾有病.则不能以养百脉.凡各脏有病.或各腑有病.亦不能不干累于脾.凡各脏腑有病.内则病气干于脾之脏.外有脉气见于脾之部....
...《内经》一十九条,实察病机之要旨,末言“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以答篇首“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之旨,总结一篇十九条之要法,此正先圣心传妙旨。刘河间略其颠末,遗此一十六字,独取其中十九条病机,着为《原病式》,偏言盛气实邪,...
...阎氏小儿方论》、《董氏小儿癍疹备急方论》十二种。二集、三集以周氏所著及其评注的医书为主,计有《脉义简摩》、《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内经评文》、《读医随笔》、《诊家枢要》、《藏府标本药式》、《金匮钩玄》、《三消论》、《...
...阎氏小儿方论》、《董氏小儿癍疹备急方论》十二种。二集、三集以周氏所著及其评注的医书为主,计有《脉义简摩》、《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内经评文》、《读医随笔》、《诊家枢要》、《藏府标本药式》、《金匮钩玄》、《三消论》、《...
...之万不失一.此所谓雀啄.雀啄在他病为死形.三部〔沉正等无疑〕(浮沉按无绝.)尺内不止真胎妇.脉经曰.三部浮沉正等.按之无绝者.有妊也.今脉诀去浮.以疑易绝.云沉正等无疑.误甚.今改之.夫正等者.即仲景所谓寸关尺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也.仲景...
...,阳陷阴中,血妄行。芤而急,风冷濡脉之状,极软弱,如以指按水中绵,如有如无。(《太素脉诀》云∶诸部脉形,按之极小。)为阴阳俱不足,湿冷雾露之气所伤。为病,头重如以湿热之物裹首;大筋软短,小筋弛长,为痿弱骨不能立;又为亡津液,精神不收;(《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