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老子在线阅读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吕觉 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旧题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前三十七为“道经”后...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41.html

六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作“若”,又一本作“争”,遂本“加”“若”二字两存。又敦遂二本作“哀者胜”。 谦之案诸王本注“抗,举也。加,当也。”道藏宋张太守汇刻家注引作“抗,举也。若,当也”。是王本亦“加”“若”二字两存。罗卷作“亢兵相若”。顾本成疏“若,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5.html

卷二 卿大夫_孝经注疏

...盖约夏殷章服为周制,则天子冕服九,象阳之数极也。案郑注周礼·司服称,至周而以日星辰画於旌旗,所谓“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又云“登龙於山,登火於宗彝,尊其神明也。”古文以山为九之首,火在宗彝之下。周制以龙为九之首,火在宗彝...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879.html

老子·德经·四十评析

...老子道德经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现象与本质,这是十分光辉和精辟的见解。“反者道之动”,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一是矛盾着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二是事物运动变化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2.html

老子在线阅读

...德经下篇道经,不分,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38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经 第一 译文及注释解读评析 第二 译文及注释解读评析 译文及注释解读评析 译文及注释解读...

http://wenxue360.com/guji/laozi.html

老子·德经·五十六评析

...在老子看来,得“道”的圣人,即修养成理想人格的人,能够“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这就达到了“玄同”的最高境界。对此,车载评论“锐尘就对立,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就统一。尖锐的东西是容易断折不能长保的,把尖锐...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8.html

第二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反为韵。论语中子罕逸诗,楚辞中离骚国殇哀郢,皆有旁证。又“强名之曰大”之“大”字,与下五“大”字隔句遥韵。陈“改”音己,文己声。老子“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庄子引古诗“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 右景龙碑本七十九字,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1.html

老子·道经·评析

...进退荣辱正反等互相转化的关系,否则便会招致灾祸。因而奉劝人们急须趁早罢手,见好即收。在事情做好之后,不要贪婪权位名利,不要尸位其间,而要收敛意欲,含藏动力。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有这样的诗句“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辱,归来白首笙歌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0.html

老子·道经·解读

...是一个勇敢的批判者,具备了同时代和以后诸多哲学家学者所不具备的睿智和胆识。正是一个讲出了天不讲仁慈这样的真理,并用哲学的推理,把自然界的原理转向人世。在老子的眼中,天不带有任何人类道义和道德方面的感情,它有自己客观运行的方式。天...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5.html

第二十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见十七,疑为错简重出。 「音韵」此江氏韵读无韵。陈柱三“德”“之”字韵。高本汉然韵。谦之案然皆在元部。又天地二字,叠句为韵;六“同”字,句首隔句为韵;“信”“信”二字,首尾为韵。此为老子书中所用自由押韵式。 右景龙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9.html

共找到867,8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