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三十七评析

...“无为”的思想在老子道德经中多次阐述、解释。本章开头第一句即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道不同于任何宗教的神,神是有意志的、有目的的,而“道”则是非人格化的,它创造万物,但又不主宰万物,顺任自然万物的繁衍、发展、淘汰、新生,所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9.html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_道家_【文学360】

...的品质“道德”。老子把“道”作为宇宙的一个因素,把“德”作为宇宙的第二个因素。能找到这个因素,就等于达到了“上善”的境界。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就会表现出“居善地,心善渊,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老子道德经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5.html

老子·德经·五十一评析

...在前面的某些章节中,我们已经了解到老子关于“道”和“德”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了解到“道”、“德”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这一同样论述的是“道”以“无为”的方式生养了万物的学说,有学者认为,“老子提出‘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的见解,说明万物是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3.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三评析

...在这一里,老子得道的圣人(统治者)要行“不言之教”。,只要相信道,照着做,就自然会得到道。反之,就不可能得到道。在本章里老子举自然界的例子,说明狂风暴雨不能整天刮个不停、下个没完。天地掀起的暴风骤雨都不能够长久,更何况人滥施苛政、...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5.html

补注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不行尸行,俗别异,故能成其尸,令为仙士也。”此为神仙家言,可后汉书方术传相参证,非老子本文。 [[八]] 夫唯。 谦之案“夫唯”,发语词也。十五、第二十二五十九七十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五章皆同,疑为楚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01.html

五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怒也。”易象传“君子以惩忿窒欲。”楚辞怀沙“惩改忿兮”,注“恨也。”“改忿”亦即“解其忿”,二均通。 易顺鼎曰按此六句皆已见前,疑为复出。“挫其锐”四句,上篇四章同,乃上篇无注,而此皆有注,疑此注亦上篇四章之注也。文选魏都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2.html

老子·道经·解读

...这样的人,偏偏国君看其顺眼,男人们乐于相处,女人们甚至争着相嫁。究其缘由,就因为这些人悟道天然,形显而德美,内在的道德美胜过了外在的形体丑。庄子一书中,像这样用放荡的思维和古怪的事例来阐说道理的篇章,可谓比比皆是。厉鬼西施“道通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3.html

老子·德经·四十五评析

...任继愈在老子新译中写道“这一讲的是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却又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和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在政治上不要有为,只有贯彻了‘无为’的原则,才能取得成功。”这个分析是准确的。老子运用辩证法...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7.html

三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老子楚人,当用楚言。五十八‘其无正’,犹言‘无正’也。七十七‘其不欲见贤’,犹不欲见贤也。‘是其以贱为本也,非欤’,犹言是以贱为本也非欤也。” 故致数车无车。 严可均曰御注、王弼作“数舆无舆”,苏灵芝书上“舆”作“”,误也。 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5.html

老子郭子仪鱼朝恩_道家_【文学360】

...另件有关个人的行谊,足以说明“挫其锐,解其纷”作法的。一是关于监军太监鱼朝思的恩怨,在当时的政治态势上,是相当严重的,鱼朝思曾经派人暗地挖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当唐代宗大历四年的春天,郭子仪奉命入朝。到了郭子仪回朝,朝野人士都恐怕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2.html

共找到752,1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