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力自失而罚,故主虞而安,吏肃而严,民朴而亲,官无邪吏,朝无奸臣,下无侵争,世无刑民。 《管子》原文 2、七臣七主:故一人之治乱在其心,一国之存亡在其主。天下得失,道一人出,主好本,则民好垦草莱,主好货,则人贾市,主好宫室,则工匠巧,主好...
...公利也。其所援《易》之言是也。孟子所鄙,私利也,亦《易》所谓“小人不见利不劝”之利也。言虽相反而意则同,不当以优劣论。 △《赵岐孟子》十四卷 右邹孟轲也。赵岐字台卿,后汉人,为章指,析为十四篇。其序云:轲,战国时以儒术干诸侯,不用,退与...
...隆崇,巍然蓊郁,阡陌如旧,草树不移。验益地之详图,知太乙之灵化。山南又有醴泉三道,引注三池,分流接润,连山对浦,各深丈馀,广数百步。味色甘洁,特异常泉,比仙浆於轩后,均愈疾於汉代。 臣按孙氏《瑞应图》曰:「庆山者,德茂则生。」臣又按《白武通...
...冬,州公如曹。不书奔,以朝出也。为下实来书也。曹国,今济阴定陶县。○陶,同劳反。 [疏]“州公如曹”。○正义曰:《周礼》: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一百里。隐五年《公羊传》曰:“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馀大国...
...《或谓建信君之所以事王者》 1、或谓建信君之所以事王者:或谓建信:“君之所以事王者,色也。??之所以事王者,知也。色老而衰,知老而多。以日多之知,而逐衰恶之色,君必困矣。”建信君曰:“奈何?”曰:“并骥而走者,五里而罢;乘骥而御之,不倦而...
...若夫容成之术,虽收于歆辈者,以荐绅先生难言之特削去不录。 △《大洞真经》一卷 右题云高上虚皇君等。道书,三十七章。晋永和中,上清紫微元君降授于王夫人,是《上清高法》。《道藏》书六部:一曰大洞真部,二曰灵宝洞元部,三曰太上洞神部,四曰太真部,五...
...◎ 常衮 《全唐文》四百十有传。 ◇ 谢冬至赐羊酒等表 臣某言:中使某至,奉宣恩命,以至节赐臣者。圣旨频降,荣赍过优,以周官百品之珍,载颁其实;虽魏臣五熟之釜,岂容其多。受赐逾涯,拜恩失次。臣出自孤微。素常贫苦,食不满腹,窃诫修身。且祭不...
...高明昭顯,謂明德之臣。暗昧,幽冥不見光明之德也。 〔五〕角犀,謂顏角有伏犀;豐盈,謂頰輔豐滿:皆賢明之相。頑童,童昏。固,陋也。謂皆昧暗窮陋,不識德義。 〔六〕和,謂可否相濟。同,謂同欲。君子和而不同。 〔七〕陰陽和而萬物生。同,同氣。 〔八〕...
...《韩诗外传》第六卷 1、比干谏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为之,不祥莫大焉。”遂解发佯狂而去。君子闻之,曰:“劳矣!箕子!尽其精神,竭其忠爱,见比干之事,免其身,仁知之至。”《诗》曰:“人亦有言...
...“弃”“稷”一人,不宜言名又言官,是彼误耳。又合此篇于《皋陶谋》,谓其别有《弃稷》之篇,皆由不见古文,妄为说耳。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因皋陶谟九德,故呼禹使亦陈当言。○当,丁浪反,本亦作谠,当汤反。李登《声类》云:“谠言,善言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