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方集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方书。二卷。张骥撰。刊于1933年。卷上辑录内经(包括素问遗篇)中的13个方剂;卷下分方制、方宜、方禁三篇,首先引录内经中的有关原文,次集各家注文,末为作者按语。现存初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06.htm

文献整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中医药学典籍,先秦到两汉时期已经相当丰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不少医家对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药经典文献进行了整理研究或注释阐发。(一)吕广注八十一难经三国时吴国赤乌年间(公元238~250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23.htm

校正内经太素杨注后序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术】

...伪托者亦误也。汉志黄帝内经十八卷,初无素问名,后汉·张仲景伤寒论,始称素问,晋·皇甫士安甲乙经序,称针经九卷,素问九卷,皆为内经,与汉志十八卷数合,是素问名,实起于汉晋之间,故其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06/214.htm

黄帝阴符经在线阅读

...也。天机暗合于行事机,故称阴符。” 它和中国古代许多哲学性的著作一样(例如道德经易经),各家对经书内容的理解各不一致,有人认为是兵书;有人认为是道家著作;有人认为是道教炼养之书;有人认为是儒家著作。黄帝阴符经 目录◎ 黄帝阴符经...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44.html

灵枢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黄帝内经撰成初,在战国时代可能为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20余种单行本,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校书,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班固撰汉书时,这些医籍的传本仍被完整保存,...

http://qihuangzhishu.com/191/876.htm

灵枢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黄帝内经撰成初,在战国时代可能为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20余种单行本,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校书,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班固撰汉书时,这些医籍的传本仍被完整保存,...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02.htm

汉书原文_史书_【文学360】

...的内容结构 汉书的写作动机 班固私撰汉书  班固与汉书 汉书版本源流 前四史是什么? 1、叙传原文(上、下)-出自汉书 2、王莽传原文-出自汉书 3、元后传原文-出自汉书 4、外戚传原文-出自汉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187.html

本藏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本藏 1、本藏:黄帝问于歧伯曰:人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08.html

解析内经“病机十九条”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呕吐,小便清冷,五更泄泻。也有外感寒邪而致喷嚏流泪,或寒疽而脓液清稀等。 “病机十九条”的补充发展 有人统计,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原文仅176字,概括性很强,历代注家对其有所补充发展,古代如王冰、杨上善、马莳、张景岳、李中梓、张志聪、...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784.html

素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黄帝内经撰成初,在战国时代可能为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20余种单行本,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校书,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班固撰汉书时,这些医籍的传本仍被完整保存,...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91.htm

共找到896,60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