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此存照”-出自且介亭杂文附集_【鲁迅全集】

...“立此存照” 晓角 申报八月九日载本地人盛阿大,有一养女,名杏珍,年十六岁,于六日忽然失踪,盛在家检点衣物,从杏珍之箱箧中发现他人寄与之情书一封,原文云:“光阴如飞的过去了,倏忽已六个月半矣,在此过程中,很是觉得闷闷的,然而...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69.html

中秋赏月的内涵_文化_【文学360】

...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苏轼水调歌头诗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554.html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全诗赏析

...的斧柄也已经朽烂。回家后,亲故都已去世,早已换了人间。这句反映了作者超脱人世之想。 末句写酒兴已阑,思家之念油然而生,表明作者虽想超脱,毕竟不能忘情于人世,与苏轼水调歌头所说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意境相似。 ...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508.html

大戴礼记原文_儒家_【文学360】

...文王官人原文-出自大戴礼记 27、武王践阼原文-出自大戴礼记 28、曾子天圆原文-出自大戴礼记 29、曾子疾病原文-出自大戴礼记 30、曾子制言上、中、下原文-出自大戴礼记 31、曾子制言上原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676.html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全诗赏析

...赏析 公元1099年宋哲宗元符二年,大诗人苏轼由惠州贬所再贬儋州今属海南省,时已64岁,且病魔缠身,正处于“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的困境。纵笔三首即作于此时。苏轼被贬广东惠州时,住在一座寺院里,苏轼曾写过一首纵笔诗...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965.html

苏轼故事:水果和药_文学家_【文学360】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刘贡父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刘贡父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84.html

苏轼的一生_文学家_【文学360】

...翰林学士知制诰。但苏轼对待新法,又主张“参用所长”(辩试馆职 策问札子),反对执政大臣们:的全盘否定新法。这种注重现实利害的精神和耿直态度,又和司马光等旧党人物产生分歧。司马光病死,苏轼为旧党官僚所忌恨,又要求外放,于是在元祐四年三月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08.html

苏轼生平年表_文学家_【文学360】

...苏轼的石雕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佑八年1023的1064 1036年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苏轼降生 1054年娶王弗 1057年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的1059.6 1059年举家前往京都 1061年任凤翔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49.html

苏轼故事:“尸骨”未寒_文学家_【文学360】

...苏轼故事:“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提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63.html

苏轼补遗·孟子解一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苏轼补遗·孟子解一首 以佚道使民以生道杀民苏轼 使民为农,民曰:“是食我之道也。” 使民为兵。 民曰:“是卫我之道也。” 使民为城郭沟池。 民曰:“是域我之道也。” 虽劳而不怨也。 曰:“盘庚之民,何以怨?”“民可与乐成而不可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838.html

共找到594,2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