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室家之不复,而师之叛,是不可以一日立于天下。《传》曰:“人臣无外交。”故季布之忠于楚也,虽不如萧、韩之先觉,而比丁公之贰则为愈。予在京师,彭州僧保聪来求识予甚勤。及至蜀,闻其自京师归,布衣蔬食以为其徒先,凡若干年,而所居圆觉院大治。一日...
...四十部四十八卷二部三卷旧集三十八部四十五卷新附) 大灌顶经十二卷(或无大字录云九卷未详房云见杂录) 大孔雀王神□经一卷(见竺道祖录及僧佑录初出) 孔雀王杂神□经一卷(见竺道祖录及僧佑录第二出) 右三部一十四卷(初一部十二卷见在后二部二卷阙本...
...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翰林词草》三卷,《注古文孝经》一卷,《易说》三卷,《注系辞》二卷,《注老子道德论》二卷,《集注太元经》八卷,《大学中庸义》一卷,《集注扬子》十三卷,《文中子传》一卷,《河外谘目》三卷,《书仪》八卷,...
...付孙,但为刘季取。吾闻秦穆公,与晋实甥舅。盟郑绝晋欢,结楚将自救。〈事见《吕相绝秦》。〉使秦诅楚人,晋亦议其后。诸侯迭相诅,祸福果谁有。世人不知道,好古无可否。何当投泾流,浑浊盖鄙丑。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王维吴道子画〈在普门及开元寺。〉...
...,兼访闻台谏官皆有文字论列,至今并不蒙降出施行。臣伏见熙宁之初,王安石、吕惠卿用事,首建青苗之法,其实放债取利,而妄引《周官·泉府》之言,以文饰其事,天下公议,共以为非。是时韩琦、富弼、司马光、范镇等皆昌言其失,恨不能救。今二圣在上,照知...
...四卷。十一面神□经。同本异译(而集经中印法稍广) 摩利支天经一卷(或加小字) 失译(今附梁录拾遗编入) 右一经是集经第十卷初摩利支天经少分异译) □五首经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翻经图单重合译) □五首者(能灭诸罪千啭陀罗尼□一六字陀罗尼...
...”字。)若高阳齐据者,(据贞元二年中第。)偕赋命余序引。余朴不晓文,故书严子之嘉言,编于右简,窃褒贬之义以赠。 送元秀才下第东归序(元秀才,公瑾也。集有《答贡士元公瑾书》,亦谓其有文行而不能荐于有司。) 周乎志者,(周,至也。)穷踬不能变其...
...独栖高阁多辞客,为著新书未绝麟。 小醉易醒风力软,安眠无梦雨声新。 长歌自誷真堪笑,底处人间是所欣。 (柳子厚诗云:长歌返故室,自誷非所欣。) 《次韵子由三首·椰子冠》苏轼 天教日饮欲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 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 ...
...也,吾未能充之矣。风未可乘,姑乘传而东乎?”元祐二年十月奉安神御于西京,辙先告裕陵。初四日,还过列子观,赋《御风》一篇,欲书之屋壁而未暇也。既还京师,录呈太守观文孙公。二十三日,朝奉郎、中书舍人苏辙书。 【上清辞〈宫在太白山。同子瞻作。〉】...
...《答周开祖二首(之一)》苏轼 久别思渴,不言可知。 一路候问来耗。 忽辱教,喜慰良深。 乍寒,起居佳胜。 承脱湖北之行而得乐清,正如舍鱼而取熊掌,甚可贺也。 某忝命,甚便其私,即遂面话,此不尽怀。 《答周开祖二首(之二)》苏轼 长篇奇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