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如旧反服未公除时服,以申创巨之情。(《宋书·礼志》二,孝建三年三月,太常丞朱膺之议。) ◇ 皇子出後告庙议 有事告庙,盖国之常典。今皇子出绍,事非常均,愚以为宜告。贺循云:古礼异庙,唯谒一室是也。既皆共庙,而阙於诸帝,於情未安。谓循言为允,...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共有两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这组诗是1074年(熙宁七年)八、九月间,苏轼将离杭州通判任时所作。是年,苏轼三十九岁。他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时任齐州掌书记,在济南。《咸淳临安志》:“浮云岭,在于潜县南二十五...
...〔23〕 “养生有五难”等十一句 《文选》卷三十一江淹(文通)《杂体诗三十首·许征君》李善注:“《向秀难嵇康养生论》曰,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减,此一难;喜怒不除,此二难;声色不去,此三难;滋味不绝,此四难;神虚消散,此五难。”按各本《嵇康集》...
...由御史出者也。故将有事焉,则祠部上其日,吏部上其官,奉制书以来告,然后颁于有司,以谨百事。太常修其礼,光禄合其物,(《唐·志》:光禄卿一人,凡祭祀省牲镬濯溉。)百工之役,先一日咸至于祠而考阅焉。御史会公卿有司,执简而临之,(《左氏》云:南史...
...俚。 有《文集》八十卷,《天圣应诏集》十一卷,《谏垣集》二卷,《制草》五卷,《奏议》十三卷,《表章》三十卷,《河北安边策》一卷,《奉使录》四卷,《青州振济策》三卷。 平生所荐甚众,尤知名者十余人,如王质与其弟素、余靖、张瑰、石介、孙复、吴奎...
...,食尽虿尾虫。 《题雍秀才画草虫八物·蜗牛》苏轼 腥涎不满壳,聊足以自濡。 升高不知回,竟作粘壁枯。 《题雍秀才画草虫八物·鬼蝶》苏轼 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 初来花争妍,忽去鬼无迹。 《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苏轼 偶随樵父采都梁,(...
...农民自此息肩,亦免后世有所讥议。兼近日谪降吕惠卿告词云:首建青苗,力行助役。若不尽去其法,必致奸臣有词,流传四方,所损不细。所有上件录黄,臣未敢书名行下。〈《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一八〉【劾中书诸臣状〈元祐五年十一月二日。〉】 臣窃谓执政大臣所以...
...于其民,死而告其子:“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既而桐乡祠之不绝。今师中生而家于新息,没而齐安之人为亭与庵以待之,使死而有知,师中其将往来于新息、齐安之间乎?余不得而知也。元丰四年十二月日,眉山苏辙记。 【南康直节堂记】 南康...
...如画,春色满眼。 下片借景抒情。每日在溪头路边徘徊,虽已三见柳絮纷飞,而离人犹未归来。对此良辰美景,不禁触动绵绵相思之情。全词婉柔蕴藉,优美自然。 「集评」 朱晦庵云:“本朝妇女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 (《词林纪事》卷十九) ...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1039~1112)。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 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宋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