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教尘土驱驰足,终把云山烂漫酬。 闻道逢春思濯锦,更须到处觅菟裘。 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 《和子由四首·送春》苏轼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馀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病,过此二物。) 鬓丝...
...矣乎?”元丰四年七月九日,眉山苏辙记。 【黄州快哉亭记】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明刻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②即《针灸大成》的文名,见该条。《针灸大成》针灸著作。十卷。一名《针灸大全》。明·杨继洲撰,靳贤校正。刊于1601年。杨氏在早年撰写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已佚)一书基础上,进一步汇集了明以前历代针灸文献编纂...
...《廿一史世谱》五十四卷。(沈炳震。海宁查氏刻本。) 《历代建元考》十卷。(钟渊映。守山阁本,金壶本。) 《纪元要略》二卷。(陈景云。)《补注》一卷。(子黄中。《文道十书》本,《学津》本,《珠尘》本。) 《元号略》四卷,《补遗》一卷。(梁玉绳...
...一卷) 无相思尘论一卷(初出与唐译观所缘论同本见靖迈经图及内典录) 解卷论一卷(初出与唐义净掌中论同本见靖迈经图及内典录) 广义法门经一卷(第三出与汉安高所出普法义经等同本题云是中阿含一品别译天嘉四年十一月十日于广州制旨寺译) 佛阿毗昙经二...
...长入四条弦。”令人读之,缥缥然感慨无已也! 讥议迁史 太儒立言著论,要当使后人无复拟议,乃为至当,如王氏《中说》谓:“陈寿有志于史,依大议而削异端,使寿不美于史,迁、固之罪也。”又曰:“史之失自迁、固始也,记繁而志寡。”王氏之意,直以寿之书...
...试进士,翰林学士承旨卢质,以《后从谏则圣》为赋题,以“尧、舜、禹、汤倾心求过”为韵。旧例,赋韵四平四侧,质所出韵乃五平三侧,大力识者所消,岂非是时已有定格乎?国朝太平兴国三年九月,始诏自今广文馆及诸州府、礼部试进士律赋,并以平侧次用韵,其后...
...舟双楫》六卷,《附录》三卷。(包世臣。《安吴四种》之一。活字版本,又单行本。此编实是杂文,因内有《论书》二卷,附此。) 《历代名画记》十卷。(唐张彦远。《津逮》本,《学津》本,《续百川》本。上古至唐会昌。) 《贞观公私画史》一卷。(唐裴孝源...
...○经(春秋) ※《春秋经解》十五卷 陈氏曰:孙觉撰。其自序言:“三家之说,《�梁》最为精深,且以为本,杂取二《传》及诸儒之说长者从之;其所未安,则以所闻於安定先生者断之。”杨龟山为之後序。海陵周茂振跋云:“先君传《春秋》於孙先生,尝言王...
...其言,辄效见当世。其所不用,皆有验于后。当熙宁变法之际,与大臣议论不合,引就外补。年方七十,恳请致仕。杜门不出,十有余年。观其始终,动合典礼,有古人大节。然性本浑朴,不近名誉,临终戒其子孙,不许请谥立碑。士大夫闻之,莫不叹息。臣昔少年,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