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特宜加至二十匹。仍即编诸律,著为不刊。(《唐会要》四十) ◇ 赎铜纳钱敕 其赎铜如情愿纳钱,每斤一百二十文。若负欠官物,应徵正赃及赎物无财,以备官役折庸。其物虽多,止限三年。一人一日,折绢四尺。若会恩旨,其物合免者,停役。(同上) ◇ ...
...《栾城后集》第十八卷(苏辙·表状疏十九首) 《汝州谢上表》苏辙 臣辙言:伏奉诰命,差知汝州军州事,臣已于四月二十一日到任上讫者。 论事非宜,本虞于大谴;承命出守,犹荷于宽恩。 臣辙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伏念臣性本迓愚,学非练达。 顷值...
...中内录》言:太上老君传授《云台正治官图》,《治山灶鼎》等得四十一代相承。具人名代数如后: 第一代老君老君火山大丹治法传授三百人。唯三人系代:王方平、尹喜、徐甲。 第二代王君王君授三十人。唯三人系代:茅蒙、孙盈、章震。 第三代章震震授十七人。...
...。) 《毛诗䌷义》二十四卷。(李黼平。广州原刻本,学海堂本。) 《毛诗古音考》六卷。(明陈第。《学津》本。) 《毛诗名物图说》九卷。(徐鼎。乾隆三十六年刻本。) 以上《诗》之属(诗家与四家《诗》皆不合者不录。子贡《诗传》,申培《诗说》,皆...
...《答秦太虚书》苏轼 轼启。 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日欲裁谢,因循至今,递中复辱教,感愧益甚。 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 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 异乡衰病...
...水綠。 忽復歸嵩岑。 歸時莫洗耳。 為我洗其心。 洗心得真情。 洗耳徒買名。 謝公終一起。 相與濟蒼生。 《同王昌齡送族弟襄歸桂陽二首》 (一作同王昌齡崔國輔送李舟歸郴州) 其一 秦地見碧草。 楚謠對清樽。 把酒爾何思。 鷓鴣啼南園。 余欲...
...《洛阳伽蓝记》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共五卷,作者是东魏阳(或作杨、羊)(音眩)之,北平郡(今中国中部河北卢龙)人。 东魏迁都邺城之后,在武定五年(即公元547年)他再到洛阳,看见当地...
...追寻,《玉树》之歌声邈矣;最堪惆怅,金瓶之咽处依然。”《馆娃宫》云:“花颜缥缈,欺树里之春风;银焰荧煌,却城头之晓色。”“恨留山鸟,啼百草之春红;愁寄垄云,鏁四天之暮碧。”“遗堵尘空,几践群游之鹿;沧洲月在,宁销怒触之涛?”《陈皇后因赋复宠...
...此人,越但用半策,便以致霸,是功重于范蠡,而书籍不见其名,史迁不述其传乎?”颜师古曰:“蔡说谬矣。《古今人表》,计然列在第四等,一名计研。班固《宾戏》:‘研、桑心计于无垠。’即谓此耳。计然者,濮上人也、尝南游越,范蠡卑身事之,其书则有《万物录...
...大旨驳当时议臣,谓周、汉以来,皆尝合祭,及谓夏至之日行礼为不便。予固赞美之于《四笔》矣。但熟考《汉史》,犹为未尽。自高皇帝增秦四峙为五,以事天地。武帝以来,至于元、成,皆郊见甘泉。武帝因幸汾阴,始立后土祠于脽(shuí)上,率岁岁间举之,或隔...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