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尽就所有,略加次第,帖为五册。审碑额阴侧,往往不具,又时襍翻刻本,殊不足凭信;以世有此书,亦聊复存之云尔。 【注解】 〔1〕本篇据手稿编入,原在鲁迅整理本《寰宇贞石图》目录之后,无标题、标点。当写于一九一六年一月。 《寰宇贞石图》,清末...
...题《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赠季皦〔1〕 印造此书,自去年至今年,自病前至病后,手自经营,才得成就,持赠季皦一册,以为记念耳。 一九三六年七月二十七日旅隼上海 【注解】 〔1〕 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题。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鲁迅...
...三十日和三十一日的《晨报副刊》。其中说:“‘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竟不过是苍蝇。’——鲁迅(见京副民众文艺周刊第十四号)。玉君的作者呀!我祝你把创伤养好,起来再战,当一个文艺园中的健将。假如你没有伤口,苍蝇也不会来‘嘬...
...赠人二首 (1933年) 明眸越女罢晨妆,荇水荷风是旧乡。 唱尽新词欢不见①,早云如火扑晴江。 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②。 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 七月 《鲁迅日记》1933年8月21日:“午后为森本清八君写诗一幅,云:...
...秋夜有感 (1934年) 绮罗幕后送飞光①,柏栗丛边作道场②。 望帝终教芳草变③,迷阳聊饰大田荒④。 何来酪果供千佛,难得莲花似六郎⑤。 中夜鸡鸣风雨集⑥,起然烟卷觉新凉。 九月二十九日 《鲁迅日记》1934年9月29日:“午后,……又为...
...《百喻经》校后记〔1〕 乙卯七月二十日,以日本翻刻高丽宝永己丑年本校一过,异字悉出于上,多有谬误,不可尽据也。 【注解】 〔1〕本篇据手稿编入,写于一九一五年七月二十日。原在鲁迅自藏《百喻经》校本后,无标题、标点。 《百喻经》,全名《百句...
...执笔文案“统一读音,不过改良反切,故以合于双声叠韵的简笔汉字最为适用”);与钱稻孙、许寿裳2位科长合作中华民国国徽设计案,执笔《致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说明书全文详见2005年版《鲁迅全集》);分管图书情报(图书资讯)业务:督导京师图书馆(...
...皮夹。这倒于我很保存了一些润泽,光和热--我是只看见物质的。 九,十四。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十月二十二日《语丝》周刊第一五四期,原题《“新时代”的避债法》。 〔2〕“世故”及下文若干词句,都是引用高长虹的话。高长虹,参看...
...忘却。一面挣扎着,还想从以后淡下去的“淡淡的血痕中”〔17〕看见一点东西,誊在纸片上。 鲁迅。九,四。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十月一日上海《北新》周刊第四十九、五十期合刊。 〔2〕有恒时有恒,江苏徐州人。他在一九二七年八月...
...〔5〕,大家都是“忠实同志”,研究“新文艺”的。乖哉乖哉,下半年一律“遵命文学”了,而中国之所以不行,乃只因鲁迅之“老而不死”〔6〕云。 十月二十七日写讫。 【注解】 〔1〕本篇连同《农夫》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大众文艺》月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